贵州安顺市大坝村曾经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民的经济来源就靠种烤烟和打零工,人均收入不足3500元。陈大兴就是来自这里的一位普通农民。 
自从陈大兴当上了村支书,便想着改变这样的困难局面,于是开始四处寻找好的致富项目。 2008年,他用23亩最好的地种植金刺梨。远近的乡邻都调侃他,别人栽花你栽刺 # 但陈大兴却认为,好项目是需要经过探索尝试的,放在大街上显而易见的事很难致富挣钱。 
金刺梨个小,肉质厚,口感酸甜适度,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元素,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医疗保健作用。掌握了这些信息,陈大兴不顾村里人的嘲笑,悉心照料这他的刺梨,一等就是三年。2011年,陈大兴种植的金刺梨开始大面积挂果,有了果子就意味了要见到效益了。 当时,一位来自贵州兴义的商人准备以30元1斤的价格,把陈大兴家的23亩金刺梨果全部收购。就凭这一单生意,陈大兴就有200多万元的收入。 
只要接下这个订单,就能大赚一笔,可是陈大兴的决定,又一次出乎大家的意料。陈大兴放弃收购订单,而是免费让大家来品尝。对于陈大兴的这个举动,不光同村的村民不理解,就连他的妻子刘泽英也想不明白。大家都觉得有钱不赚,好傻。 # 陈大兴觉得,一种新鲜事物只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接受,才能得到推广,才能得到更大效益。 
没想到,刺梨没出村,进村的人却多了起来。一时间,大坝村车水马龙,有领导,有商人,还有外来取经的农户,热闹非凡。这是大坝村从未有过的景象,村民们也坐不住了。 村民们意识到,一亩金刺梨的收入竟然是种植传统作物的数十倍。面对如此火热的场景,村民们希望陈书记带着他们一起种刺梨。 # 陈大兴知道,只有规模化种植,才能形成支柱产业、品牌产业,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途径。 
如今,大坝村金刺梨的种植面积已经从一开始陈大兴家的23亩扩展到了全村的2300亩,成为了当地规模最大的金刺梨种植和育苗基地。今年,全村仅金刺梨一项可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人均收入达1万多元。 # 陈大兴:作为村支书,作为党员,我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一人富而村民穷,作为村支书是失职的,作为党员是不合格,大家富才是真正富。
小编总结: ① 选好项目,贵在坚持:一个项目能否上马,是要结合市场调研、技术学习等多个环节的分析,才能做决定。陈大兴就是仔细分析过,才坚持三年,一下有了这200万的订单。 ② 舍小谋大,贵在眼光:长远投资发展可以带来的更大效益。陈大兴为了让村里人都能投身刺梨产业,宁可自己舍弃一单生意,而让大伙真切感受到刺梨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