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国家大力扶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去年十一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在重点区域基本消除露天焚烧秸秆现象。 背景:2008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从那以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露天焚烧火点数明显减少。但是,由于大家对秸秆焚烧危害性认识不足,秸秆综合利用激励政策不到位,部分地区秸秆露天焚烧现象仍屡屡发生,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甚至引发火灾,危及交通安全,形势还是很严峻的。 
秸秆燃烧的弊端: 1、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身安全。 2、引发火灾。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火烧连营”,一旦引发麦田大火,往往很难控制,造成经济损失。尤其是在山林附近,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3、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秸秆焚烧也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田间焚烧秸秆破坏了这套生物系统的平衡,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作物的生长因而受到影响。 4.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威胁人与其他生物体的健康。 其实大家已经渐渐认识到了秸秆燃烧的害处,可是这个问题依然很难解决。因为秸秆处理并不简单。 
秸秆燃烧的成因: 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煤气使用日益广泛,农民朋友对柴草的需求下降。 二、焚烧产生的草木灰可以作为一种肥料。 三、秸秆处理的成本太高,机械收割留茬较高,机械收割留茬较高农民不得不用少量秸秆放在高茬上进行焚烧。 四、农业科技更新普及程度不够,秸秆的经济价值难以发挥。现实中,由于科技转化力度不够,造成实施成本太高,此外回收秸秆价格太低,使农民往往会选择更省事地进行焚烧。 五、原有的其它小麦秸秆加工行业,如草帽、草苫等,因替代产品的出现而基本淘汰。 所以,这次的通知不光提要求,也给实现秸秆综合利用指明了方法,其中有许多我们可以掌握的致富途径。 
秸秆的利用方式: 制作成秸秆生物柴油、化学秸秆固体燃料、秸秆人造板、秸秆造纸、秸秆压块饲草等。 可是很多人可能会担心,既不会科学技术又没有大笔的资金投入,想做却不知道怎么下手。这些都不用担心,《通知》从硬件上积极支持秸秆还田、饲料化、能源化等新技术和秸秆粉碎还田、拾打捆、固化成型等新装备的研发;从软件上完善秸秆综合利用标准体系,以此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秸秆收集和利用水平。大家可以利用硬件方面的技术,融入软件方面的体系,实现致富。 此外,四部委还会通过完善落实有利于秸秆利用的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信贷等经济政策,构建有效的秸秆综合利用激励机制,比如有利秸秆利用的土地和用电政策,多管齐下。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实习编辑:龙雨 责任编辑:王居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