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是生命的源泉,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紧缺对人类生存有着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中国正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一、水资源紧缺
在中国,严重缺水的地区集中在华北和西北。华北方面包括河北省及京津地区;西北方面包括新疆、甘肃、山西、陕西、宁夏的大部分地区。在这些地区有很多地方的人们都无法保证每天的生活用水。 
特别是华北地区,该地区降水少,地表径流量小;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夏季,春季易出现春旱。再加上由于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量大,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使得地下水严重超采。 二、农业用水量大
农业用水量大是造成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农业用水占到了我国淡水使用总量的60%以上,部分地区高达80%以上。在我国灌溉定额普遍偏高,实际达到平均每667m2 (亩)灌水450~500m3,超出实际需水量的1倍左右,有的地方甚至超出2倍以上。据调查,我国节水灌溉面积还不到有效灌溉面积的一半,喷灌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仅占灌溉总面积的2.6%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 由此可见,节约用水尤其是节约农业用水成为我国保护水资源的重要任务。最近北京市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计划在十三五期间要严格控制高耗水农作物,加强推广高效节水农业。 三、高效节水农业
高效节水农业在新时期将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在全国很多地方,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前景也将是无限的。例如宁夏,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 
地处宁夏中南部的西海固,山大沟深、干旱少雨,当地群众人均占有可利用水量仅51立方米,加上大水漫灌的落后用水方式,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民增收困难。急需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对其进行改善。 宁夏通过推行滴灌设施,亩均节水550立方米,节水的同时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管理,亩均节肥10公斤至15公斤,亩均增产50公斤至100公斤。而且,土地采用机械化耕作,每亩还节省4个劳动力。 
借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宁夏干旱区优势特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例如硒砂瓜补灌、香山北麓枣瓜间作、北部沙漠速生林滴灌等致富产业,农业生产不断向产业集约化、产品优质化转型,使得农民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多。由此可见节水农业不止符合了国家大政方针,也为咱农民自己的增收谋得了利益。 据测算,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的项目区,经济作物亩均增产30%以上,亩均增收超过1000元。除此之外还可以发展旱作作物以减少农业用水量,就像北京的“生态作物+雨养旱作作物”模式、“景观作物+雨养旱作作物”模式、还有“多年生越冬生态作物种植”模式,都是节约农业用水的不错方式,值得大家借鉴。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实习编辑:赵秀丽 责任编辑:张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