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通过新华社全文发布。这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号文件,也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3次聚焦“三农”。在新年伊始发布“中央一号文件”,是党中央释放的强烈信号,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村、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今天,致富帮小编将继续梳理五大关键词为您解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挥别“十二五”,我国农业发展既拥有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棉油果菜鱼等大宗农产品总量居世界首位等诸多优势, 问题与发展相随,也是改革的肇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年底开始被广泛提及,今年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尽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文件中仅出现一次,但15000字的文件内容通篇体现出农业供给侧改革思路。与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相一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之无愧的成为本年度一号文件的核心与精髓。在专家看来,推动农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指当前农业发展遇到的瓶颈,既十分必要,又非常紧迫。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胡定寰研究员认为我们国家的农业存在一个问题,产量大量增长,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绿色、有机、高质量的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在这方面的生产能力却相对落后,因此和国际市场相比,我们缺乏竞争力。譬如乳制品,我们每年要进口大量的奶粉奶酪等,如果实行供给性结构改革,我们生产出好的产品就可以减少进口,也能避免其他部分的生产过剩,增加国内的农业生产力和附加价值。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的关键举措,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农产品供给更加契合消费需求,更加有利于资源优势的发挥,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图:农业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 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方面,文件提出,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新形势下,如何抓住商机致富? 
1、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扩大有效供给。 为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部已经决定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粮食生产,重点是调减“镰刀弯”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镰刀弯”地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及西南石漠化区等。调减出的耕地将根据市场需求和农牧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青贮玉米、饲草、杂粮杂豆等作物。 2、开发食物资源,延长产业链 文件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这就体现一个商机——马铃薯主食开发。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马铃薯馒头、马铃薯面条等端上餐桌。马铃薯的需求多了,自然就需要多生产。 总结: 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抓住了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但是,专家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前提依然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决不能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单等同于压缩粮食生产,决不能搞运动式调整,务必要保住粮食生产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 实习编辑:程玲华 责任编辑:张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