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第十届部长级会议闭幕。这次会议跟农民的关系很大哦! 会议亮点:162个世贸组织成员首次承诺全面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 
根据协议,发达国家承诺立即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发展中国家最晚在2018年取消补贴,但发展中国家仍可以保留部分灵活措施到2023年。有关出口补贴主要涉及糖、牛肉、猪肉、羊肉、乳品、小麦、大米、水果、蔬菜、加工食品及棉花。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表示,取消农业产品出口补贴协议的达成是发展中国家的胜利,对提高发展中国家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 农产品出口补贴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各国采取农产品出口补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扩大商品出口,同时保护本国农业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发达国家,为此均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各种补贴措施,以争夺国际农产品市场。欧盟农产品出口补贴几乎占欧盟预算的一半;美国政府为了维护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支持政策,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农产品的出口补贴(主要形式是直接补贴)。 
中国加入WTO后,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的有关规则和我国政府的承诺,我国必须立即取消对农产品出口补贴,包括价格补贴,实物补贴,以及对出口产品加工、仓储、运输的补贴。 发达国家对农业采取高度支持和过度保护政策,而对过剩的农产品库存采用低价倾销的方式推向国际市场,造成了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混乱和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因此,在WTO框架约束之下,开展全球范围内的农产品自由贸易和加强在农产品生产方面的国际竞争与合作,是大多数国家所需要的,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势在必行。 有利于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化和消化国内库存 由于发达国家对农业补贴很多,农产品价格会很便宜,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是不利的,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有利于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水产、水果和蔬菜等,并且出口总量并不是很多,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对我国出口影响并不算太大,反倒是会影响我国一些农产品的进口。国内出口的农产品几乎没有扶持,在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补贴取消之后,国内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将有所上升。因为取消补贴之后,相应的价格会提高,这会增加我国的进口成本。而我国会因此减少这些农产品的进口。对于像小麦等库存比较大的农产品来说会有一些消化作用。 国内农产品价格会不会受到影响? 出口补贴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种植者利益,通过价格手段提升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取消出口补贴,价格或恢复至合理水平但农产品价格调整道阻且长。尽管目前各方已经承诺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但实际执行中仍然会遇到不少问题。在当前全球经济疲软,农产品供给过剩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也不会轻易放弃国际市场,大概会通过擦边球的手法规避限制。因此,取消出口补贴对于国际农产品影响绝非一蹴而就,而实际效果可能也会大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