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今年国务院决定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这是在推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背景下,国家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推动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 目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保持基本平衡,但玉米已呈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局面,库存高企、财政负担加重、国内外价差较大、收储和进口压力不断增大、用粮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突出。面对粮食市场供求的新形势,原有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面临的矛盾日益显现,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从财政部发布的消息来看,补贴政策的基本安排是:一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即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同时中央财政将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给予一定补贴,并鼓励地方将补贴资金向优势产区集中,保障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二是定额补贴、调整结构。在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的基础上,国家对各省(区)亩均补贴水平保持一致,补贴基期也在一定年限内保持不变,充分发挥价格对生产的调节引导作用,体现优质优价,促进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中央支持、省级负责。根据国务院有关决定,中央财政将一定数额的补贴资金拨付至省级财政,并赋予地方自主权,由各省区制定具体的补贴实施方案,确定本省区的补贴范围、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等。四是公开透明、加强监督。补贴操作应当坚持公开透明,地方政府拨付补贴资金等应当充分利用此前粮食直接补贴的工作基础,自觉接受社会有关方面的监督,切实加强组织实施,确保将国家财政补贴资金兑付给玉米生产者。 另据了解,今年财政部还将及时拨付产粮大县等奖励资金。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产粮大县奖励资金394亿元,比去年增加22亿元。 
补贴预计在170元/亩 这次虽然没有透露出具体补贴数额,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福春说,大体是在170元/亩左右,这个数额基本上就靠谱。 补贴范围 今年国务院决定在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 补贴政策安排 市场定价,价补分离。 即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同时中央财政将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给予一定补贴,并鼓励地方将补贴资金向优势产区集中,保障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 优势产区由各省自己划分 根据国务院有关决定,中央财政将一定数额的补贴资金拨付至省级财政,并赋予地方自主权,由各省区制定具体的补贴实施方案,确定本省区的补贴范围、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等。 这回不是国家定具体范围,而是把钱到位,由各个省自己来衡量,什么区域该补,什么区域不该补,所以大家应该打听下有关部门,自己是不是在优势产区。 四省区补贴金额一致 在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的基础上,国家对各省(区)亩均补贴水平保持一致,补贴基期也在一定年限内保持不变。 这也就是和去年玉米临储价格的观点一致,消除区域差别,所有补贴的区域金额都一样,避免有偏倚。 补贴给实际种植者 补贴操作应当坚持公开透明,地方政府拨付补贴资金等应当充分利用此前粮食直接补贴的工作基础,自觉接受社会有关方面的监督,切实加强组织实施,确保将国家财政补贴资金兑付给玉米生产者,也就是实际的种植者。 (来源:综合期货日报、一亩田、农民日报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