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这种作物,在当地司空见惯,却被外地人奉若极品珍宝
2016-06-19   来源:漳州农批网  作者:萌哒哒   字体:【 】  浏览:51次   评论:0

蓝天白云下,大山环抱中的西藏拉萨河沿岸的曲水县曲甫村有着藏式风情的安居房、成群的牛羊和勤劳善良的村民。安静祥和的村子因为游客的到来而显得更加的充满生机,而大批游人的到来的同时,村民的生活也逐渐好了起来,村子就这样富了起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看看这里的致富故事吧!

试种引种黑青稞

西藏拉萨河附近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质较厚,水源充沛,土质较好,是西藏主要粮食产区之一。曲甫更是因水而得名,老人都说“曲甫”在藏语中便是“源头”的意思。

青稞在青藏地区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以青稞为主要原料的青稞酒、青稞面、青稞糌粑等等是藏族儿女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具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黑青稞,其富含生命活性物质,营养丰富,有特殊的高抗氧化性,原花青素、黄酮、微量元素等含量明显高于普通青稞,被誉为青稞中极品。但是曲甫村并不是黑青稞的原产地,其在山南种植比较有名。西藏财政厅驻村工作组的第三批工作人员,从山南拿了种子过来,试种成功后,才引进了黑青稞到当地种植。“普通青稞一斤2元,黑青稞一斤3元,经济效益好,村民都愿意种黑青稞。” 曲甫村第一书记巴桑说道。

建糌粑加工厂

成功引种黑青稞后,驻村工作人员争取到了黑青稞加工点改扩建项目——修建了糌粑加工厂。这样就实现了当地村民种植的黑青稞就实现了集中收购、加工、销售。因为用的是本村村民自己种植的黑青稞,绿色无污染,配上 “产、购、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使得糌粑销售异常的火爆。许多游客都是从外地赶来,专门购买黑青稞糌粑。“家里老年人胃不太好,这个黑青稞糌粑对胃好,所以专门从拉萨开车过来买。”游客米玛说道。

黑青稞产品

有了黑青稞,有了糌粑加工厂,曲甫村黑青稞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从最初种植的600亩扩大到现在的1500亩,人均增收1000多元。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糌粑品牌,在驻村队的帮助下,曲甫村新修了8座水磨坊,即将投入使用。

黑青稞加工作坊

发展乡村游

一产、二产都有了,如何让曲甫村的村民找到更多的致富途径,驻村工作队又将目光瞄准了乡村旅游。因为曲甫村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而且是水源保护地,村民对环境保护比较重视,路两边的树都是每年3月份农牧民义务植的树,垃圾也不乱扔,环境非常好。

2013年,驻村工作队投资70多万修建了曲甫村农家度假村,让村民有了更多增收的渠道,曲甫村第一书记巴桑说,“就业岗位多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也更好了。专门安排我们村贫困户在度假村就业,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我们村里的大学生每年暑假回来,也在度假村里勤工俭学,挣一些学杂费,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致富点睛:

1、 根据地域特点,发展致富项目

曲甫村从最开始引种黑青稞,到最后建加工厂,给当地的发展带去了很大的动力,发展特色项目,适合自己的,才会成功。因此,我们在选项目的时候一定要多考察,多试试,不要犯了“南橘北枳”的错误;

2 、产业融合效益大做农业本来效益就不是特别的高,而且相对来说是有风险的,要想把产业的效益挖掘到最大化,产业的融合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三产甚至多产业融合,产业就进入了一个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实习编辑:程玲华

编辑:张程

责任编辑:王慧

找到我们: 微博、微信名都叫《致富帮》

《致富青年帮》广播节目收听:

中波收听:AM720(华北、华东部分地区)

网上收听:央广网(www.cnr.cn或county.cnr.cn)

致富帮,助您

打开财富之门,点亮人生梦想!

Tags:司空见 责任编辑:萌哒哒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谁说秸秆不能烧?这么”烧“就对.. [下一篇]怪不得你家粮食产量低,是因为你..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