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80后小伙儿放弃经理职位,终成凤梨种植第一人,年入百万很轻松
2016-08-03   来源:延安农批网  作者:vivi   字体:【 】  浏览:46次   评论:0

江苏如皋的梅蕊冬是个奇人,说他奇主要是因为他创业致富一路走来,总让身边的人摸不出套路。多年前,梅蕊冬放着年薪十万的经理职位不要,非要辞职回乡创业种凤梨。但是,从小小的创业者到后来年收入百万的“凤梨王”,梅蕊冬的传奇还不至于此。

如皋梅蕊冬:南通种植凤梨第一人

目前江苏南通的花卉市场上,八成以上的凤梨,都出自梅蕊冬的鸿轩园艺育苗场。在他二十多亩的育苗场里,种植了二十多万株凤梨,其中不乏比利时、荷兰等地的珍贵品种,每年的凤梨的销售收入超过了一百万元。梅蕊冬种植凤梨,也算是一种缘分。他从小喜爱花草,大学学的又是园艺专业,大学还没毕业就被无锡一家花木公司相中,而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种植凤梨。

工作第三年,梅蕊冬从小小的技术员变成了年薪十万的经理!他十万的年薪在当时来说已经是相当高的数目,不少同行工作十年也拿不到这样高的薪酬。然而就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他却提交了辞职报告。2010年,梅蕊冬不顾家人的反对,怀揣着在外打工积累的十几万元和一腔热情,回到了家乡如皋。

火眼金睛,不按套路出牌

2013年,江苏如皋一家全新的大型苗木花卉综合市场——华夏花卉城落成,正想扩大生产规模的梅蕊冬盯上了这里。可是和别人租场地运花卉来卖不一样,奇人梅蕊冬盯上了华夏花卉城对面的那块地。梅蕊冬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还没等大家琢磨过味儿来,梅蕊冬就找到了华夏花卉城所在地的磨头镇新港村村书记鞠久富,来商量租地的事。双方一拍即合,梅蕊冬立即签订了土地流转的合同,将华夏花卉城对面的26亩地租了下来,开始搭建大棚。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不按常理出牌的梅蕊冬是打算就在花卉商场旁边生产,直接拿到对面花卉市场卖,直接省掉所有的运费和保管费!趁着大家还在反应的时候,梅蕊冬就已经早早动手,带领全家齐上阵,开始搭建大棚了。

梅蕊东说:开始建棚的时候我问了专业的师傅的,说是要15元全一个平米,早上差不多天刚亮就开始做,一直干到晚上天黑,这6万对于别人可能感觉不算多,但说实话,真正办个企业,办个花厂来说,一万块钱就是一个坎,何况是6万元钱。

汇集“80后”,成立华夏青年汇

如今乘着互联网的快车,梅蕊冬还将自己种植的凤梨远销到了北京、西安、兰州等大城市,梅蕊冬成为名符其实、鸿运当头的当地“凤梨王”。然而,此时的梅蕊冬又有了鬼点子,他接下来干得事,又让大家伙摸不出套路了!梅蕊冬并没有只顾着埋头做事,而是把目光放得更远。他发现同行中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80后”逐渐成为创业大潮中的主力军。于是,梅蕊冬牵头,发动华夏花卉城的40多位年轻人,成立了“华夏青年汇”。

单文斌今年27岁,2012年从大学毕业后在华夏花卉城租了个小摊位。加入华夏青年汇后,如今他销售的品种达到三、四十个,实现年销售额一百多万元。2015年,梅蕊冬的育苗场收入达到了60多万元,今年预计年收入达100万元。在梅蕊冬的远期规划里,他不仅要带领村民种植凤梨,还要拓展到其他更多品种,力争建成全国闻名的花卉生产基地。

小编来总结:

听过了梅蕊冬的整个创业致富经历,还是有套路可寻的!用产销一体化的思维来指导种养就是一种所谓的套路,可以让更多朋友借鉴。梅蕊冬陷入困境不是因为想法不好,而是没有做好品种技术的本土化。别人做得好,学习来了,没有本土化考量,结果就是水土不服,难免赔钱。再有就是梅蕊冬成立青年汇,让更多有干劲的年轻人抱团发展,走规模化路子,这也是套路。年轻人创业不能只靠敢打敢拼,更要建立在对于传统经验深入学习了解的基础之上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如果您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像梅蕊冬一样,年收入百万,也不是啥难事!

实习编辑:杜文清

编辑:张程

责任编辑:王慧

找到我们: 微博、微信名都叫《致富帮》

《致富青年帮》广播节目收听: 中波收听:AM720(华北、华东部分地区)

网上收听:央广网(www.cnr.cn或county.cnr.cn)

致富帮,助您 打开财富之门,点亮人生梦想!

Tags:后小伙 经理职 终成凤 百万 责任编辑:viv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这种作物食药兼用,亩产最高效益.. [下一篇]洪水多发庄稼受害,用这种肥料,..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