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多个地方普降大到暴雨,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很多南方的水稻产区以早稻为主,正处在孕穗期对水分敏感,植株受淹后如处置不当,对产量影响较大。有农民在水稻幼穗已退化的稻田里蓄留起了再生稻,使受灾的水稻“起死回生”。 
什么是再生稻 再生稻一般是指在前茬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的休眠芽,给予适宜的水、温、光和养分等条件加以培育,使之萌发出来再生蘖,进而抽穗为成熟的水稻。 再生稻特点 生育期短:约需60至80天“一种两收”: 只需育、插一次秧,就可收获两季稻 “四省”: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 “三高”:投入产出率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率高 
蓄留再生稻,可以充分利用受淹水稻原有根系和今后光温资源,加上妥当管理措施,达到减灾或免灾目的。 具体补救措施如下: 一、蓄留条件。 洪水淹后的稻田,水退后及时进行田间检查,并按下列标准之一来决定割桩,蓄留再生稻。(1)清晨稻株叶尖不吐水,蒸腾作用丧失,无生活力;(2)茎秆倒2、3节腋芽迅速生长,颖花器官破坏不能结实;(3)幼穗变为黄褐色,腐烂发臭,母茎秆青叶绿;(4)虽然枯萎倒伏或泥沙淤积,但母茎根系及腋芽未死。 二、及时割桩。凡符合洪水再生稻条件的田块,应在水退后3天之内完成割桩工作。一般留桩12厘米至15厘米。 三、施足促芽肥。于割桩当天或次日亩施尿素30斤左右。 四、加强田间管理。采取湿润管理,即灌浅水施肥,前水干后适当晾田2天至3天再上后水。 五、防治病虫草害。要根据测报技术防治纹枯病、稻蓟马及螟虫危害。对杂草严重田块要及早用除草剂防治。 
“再生稻”省时省工、增收增产、环保绿色,效果本来就非常明显,在很多种植的地区一茬就能亩产650公斤,产量是相当可观的。而像今年这种情况,作为救灾的补种品种,确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再生稻米,外形细长偏小,色泽洁净鲜亮,腹白较小,具有胶稠度高,垩白米率低,矿质营养元素丰富的特点,其米饭清香、洁白、油亮,饭粒结构紧密,软硬适中而略带粘性,口感细腻舒适,深受大众喜爱。价格也卖得比普通大米高些。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再生稻水稻品种。 实习编辑:曹越 编辑:张程 责任编辑:王慧 *找到我们*: 微博、微信名都叫《致富帮》 《致富青年帮》广播节目收听: 中波收听:AM720(华北、华东部分地区) 网上收听:央广网(www.cnr.cn或county.cnr.cn) 致富帮,助您 打开财富之门,点亮人生梦想! 作者:头条号 / 致富帮 链接:http://toutiao.com/i6311935985600954881/ 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