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病是什么?在柑橘种植区,相信没有人不清楚。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被称为柑橘“癌症”,无法根治,种植户“谈黄色变”。目前,我国19 个柑橘生产省(市、自治区)中已有11 个受到黄龙病危害。受此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的柑橘产业因此遭受重创,种植面积也大量萎缩,严重威胁着我国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柑橘黄龙病其实是一种细菌性病害,是由一种限于韧皮部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能够侵染包括柑橘属、枳属、金柑属和九里香等多种芸香科植物。 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病菌浸染所引起的病害,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容易发病。与真菌性病害相比,细菌性病害尽管发生面积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巨大。据估计,全世界马铃薯每年因细菌性病害减产25%。有行业人士表示,一般细菌性病害会造成农业生产20-30%的损失,如果不及时加以防治,严重发生时甚至会造成农作物绝收。 但细菌性病害目前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种植户包括农化行业从业人员对细菌性病害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足,相关政府部门对此类病害也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二是细菌性病害的防治药剂数量不多,新产品研发滞后。据统计,我国细菌性杀菌剂目前有效成分仅15个,农业部登记的药剂仅100多个,且以国产为主,国际六大农化巨头研发极少。这和近几年火热的真菌杀菌剂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什么是细菌性病害,分哪些种类? 在植物病害中,细菌和真菌病害为最主要的两大类,其中真菌性病害占植物病害的80%,虽然细菌仅占少量,但其危害程度却非常大,一旦严重发生,很难有药剂可以有效防治。目前,细菌性病害以软腐病、青枯病、溃疡病等发生面积最广,危害最重。另外,一些毁灭性的病害如柑橘黄龙病、香蕉细菌性枯萎病等也是属于细菌性病害,但这类防治难度更大,原因更加复杂。 


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属于原核生物中的细菌域的真细菌,其中包括25个属、121个种、17个亚种和许多致病变种,其中最常见的细菌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的7个属,包括土壤杆菌属、欧文氏菌属、假单胞杆菌属、劳尔氏菌属、黄单胞菌属、棒形杆菌属、韧皮部杆菌属。 土壤杆菌属 
菌属特点:革兰氏阴性菌,好气性,均为土壤习性居菌 适宜温度:25-28℃ 代表病原菌:根癌土壤杆菌,发根土壤杆菌(可侵染蔷薇科作物发病,如桃、苹果、葡萄、月季等根瘤病) 病症特点:畸形,使植物的根、根颈成侧根以及枝杆上造成畸形,呈瘤肿状 欧文氏菌属 
特点:革兰氏阴性菌,兼性厌气 适宜温度:27-30℃ 代表病原菌:淀粉欧文氏菌(梨火疫病)、胡萝卜欧文氏菌(可侵染十字花科、禾本科、茄科等多种果蔬及大田作物,引起软腐,如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病症特点:腐烂,引起植物组织腐烂。 假单胞杆菌属 
特点:革兰氏阴性菌,严格好气性 适宜温度:25-30℃ 代表病原菌:该菌有41个致病变种,寄主范围广,如桑细菌性疫病、烟草野火病等。 病症特点:可造成多种植物叶、枝、花、果的斑点和坏死以及一些寄主茎秆的溃疡 劳尔氏菌属 
特点:革兰氏阴性菌 适宜温度:25-30℃ 代表病原菌:茄科劳尔氏菌(引起番茄等植物的青枯病) 病症特点:青枯,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 黄单胞菌属 
特点:革兰氏阴性菌,严格好气性,该属成员均为植物病原菌 适宜温度:25-30℃ 代表病原菌:野油菜黄单胞致病变种(甘蓝黑腐病)、水稻黄单胞菌致病变种(水稻白叶枯病)、柑橘溃疡病 病症特点:溃疡,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 棒形杆菌属 
特点:革兰氏阳性菌 适宜温度:25-30℃ 代表病原菌:密执安棒形杆菌环腐亚种(马铃薯环腐病) 病症特点:破坏维管束组织,引起组织腐烂、植株萎蔫和坏死。 韧皮部杆菌属 
代表病原菌:柑橘黄龙病亚洲种、非洲种、美洲种(柑橘黄龙病) 病症特点:柑橘叶片均匀黄化或呈不规律的斑驳状黄化,在果实的表现为红鼻子果,果肩红色,其余地方青色。 防治细菌性病害有哪些药剂,登记情况? 目前国内外对细菌性病害的防治主要集中在无机铜类杀菌剂、有机铜类杀菌剂、抗生素类杀菌剂及其他一些杀细菌剂等。 如今,我国农业部登记细菌病害的细菌药剂登记证有效成分达21个,分别是噻菌铜、三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春雷霉素、乙蒜素、中生菌素、王铜、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硫酸铜钙、络氨铜、琥胶肥酸铜、柠檬酸铜、噻森铜、辛菌胺、噻霉酮、噻唑锌、喹啉铜、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 附:我国细菌性药剂产品登记情况 

本文作者 | 乌天宇 董玉 投稿与报料邮箱 | 542687591@qq.com 小编猜你还会喜欢: 
对于上述话题,你也有话要说?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真知灼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