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从8月开始上演“窜天猴” “姜你军” “蒜你狠” “向前葱” …… 轮番上阵 价格节节升高 
今年以来才吃了俩月的便宜菜 对今年高企的菜价,很多消费者都有切身感受。淄博消费者张雨茜告诉记者,今年从1月份开始,菜价就比较高,一直到了6、7月份,市场上的“1元菜” (每斤)才多了起来,可才吃了俩月的便宜菜,到8月份,菜价再次疯涨起来。 “记得去年白菜一公斤才六七毛,今年却涨到两三元。”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显示,8月下旬蔬菜价格普遍明显上涨。其中,黄瓜价格为6.03元/公斤,而7月同期为4.69元/公斤,涨幅28.6%;豆角为8.01元/公斤,7月同期为6.75元/公斤,涨幅18.7%。 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以来,菜价一直高位运行。以黄瓜为例,今年8月下旬,黄瓜价格为6.03元/公斤,较去年同期的5.29元/公斤上涨13.99% ,较2014年同期的4.23元/公斤上涨42.6%。 
菜贩子:菜价涨了,收入却不及去年一半 9月12日凌晨,鲁中蔬菜批发市场。近一个小时的疯狂抢菜,翟丰书始终没有一丝懈怠,抹去满脸的汗水后,他却忍不住叹起气来: “就是瞎忙活,赚不到钱。”青菜、茄子、豆角……翟丰书身后的一辆电动三轮车上满载蔬菜,半小时后,它们将被运到中心城区的一处零售市场,他在那里租了一个摊位,租金一年近万元。 三轮车刚买了一个月,加上改装共花了8000多元,翟丰书与老伴天天扑在菜摊子上,一个月下来还没赚回车子本钱的一半。 “很多人认为菜价高了我们赚得就多,其实相反,菜价越高,买卖越难干,收入还不及去年的一半。”翟丰书说。 来自寿光的刘君浩是翟丰书的老熟人。刘有一辆核载约15吨的货车,他粗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寿光到淄博,一车菜的运费大约3000元,分摊到每公斤菜上大概0.2元。而像刘君浩这样的一级批发商,一般对每公斤蔬菜会加价0.3元卖出,因此,在一级批发环节每公斤菜就增加了0.5元费用,而在二级批发环节,每公斤菜运费和加价合计约0.4元。此外,菜贩子对每公斤蔬菜会再加价1-2元出售。 如此算来,以寿光来的蔬菜为例,产地价每公斤1元的菜,运至淄博后,终端零售价能达到每公斤3-4元。从菜农的“菜园子”到百姓的“菜篮子”,在流通环节中产生的损耗及运输费、加工费、人工费、市场管理费、停车费、摊位费等众多费用,最终均被累计至菜价上,由消费者承担。 
菜农:生鲜蔬菜损耗巨大难赚钱 9月10日,记者前往临淄皇城,这里是淄博本地蔬菜种植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菜农赵欣田说,造成今春以来菜价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是采摘贮运保鲜等现实困难无法克服。 “生鲜蔬菜虽然受市场欢迎,但对于我们种菜的来说,却很难赚到钱。因为生鲜蔬菜季节性强,容易腐烂,在采摘、储运、保鲜的环节上损耗巨大。”当季生鲜蔬菜受无法长距离运输因素的制约,很难实现跨区域补充,而耐储菜、反季菜又受运输成本左右,很少有一级批发商敢于为此“铤而走险”。 “蔬菜的跨区域调运好比赌博一样,搞不好就会赔个血本无归。”采访中,菜农赵欣田下线的一级批发商孙凯说,蔬菜被运到市场后,还要进行整理,运输过程中被压坏、挤烂的都要剔除,不仅损耗大,人工费也高,所以他们也基本不赚钱。 在“孙凯们”看来,高菜价似乎已陷入一个恶性循环:零售终端价格越高,买的人就越少,整个流通过程中的量就跑不起来,而运费、摊位费、人工费等却不降,为保成本,中间商就会继续加价……整个菜价就在这个循环中一步步被推至高位。 
专家:产销流通的诊症去结 “眼下,种菜的人越来越少,干几年看看,说不准我也不种了。”在影响蔬菜价格更深远的层面,菜农赵欣田的这番话同样值得思考。如赵欣田所说,目前,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和人力成本大幅提高,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留守农村种菜的人越来越少。 9月13日,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朱传合介绍,除了普遍性因素外,导致区域蔬菜价格居高不下通常有两个因素:一是季节性矛盾;二是结构性矛盾。朱传合介绍说,换季时节蔬菜供应量出现较大波动,导致菜价上涨不难理解,但换季之后,菜价理应回落。由此可见,一段时间以来,区域菜价居高不下,结构性矛盾才是主因。 “目前,这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蔬菜供应区域城市的发展使原来城郊蔬菜基地多数被征用,拥有种菜技术的菜农无地可种,蔬菜产量减少之后,靠外地调入,菜价高企是必然。”朱传合说。那么,如何提高农民的种菜积极性,打通蔬菜的产销与流通环节?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副教授左月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场经济条件下,供小于求自然会引起价格上涨,反之亦然。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常跟不上市场反应的速度,其主要原因是农产品产销和流通体制存在诸多症结。 “产销信息的滞后,使菜农在种植选择上无所适从,流通体系的种种弊端、流通环节层层加码的利润,又使菜农难以获利,积极性受挫,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降低流通成本。”左月华说,解决上述问题,须完善、拓展蔬菜供销渠道,以现有的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的蔬菜批发市场作为吸引,使蔬菜可以跨越不必要的流通环节直接进入市场。同时,借助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使菜农与大型超市和终端农贸市场进行对接,逐步形成科学、合理、有序的农畜产品配送、销售网络,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成本,解决菜农卖菜难与市民买菜难的问题。 
投稿与报料邮箱 | 542687591@qq.com 小编猜你还会喜欢: 
对于上述话题,你也有话要说?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真知灼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