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属农业大国,水稻种植面积约2400多万公顷,种养结合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的生态养殖模式。稻田养殖由最传统的稻鱼型,发展为稻田套养蟹、稻田套养小龙虾、稻田套养鳝等方式。稻田套养泥鳅是机会还是坑呢? 

稻田套养属良性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可以节约水、节约饵料,实现一水两用,一地两收的效果。套养水产品吃掉水稻害虫,排泄物给水稻提供营养,再加上生物防治方法,水稻不施用农药,施肥量也较少。水稻吸收泥鳅粪便可以净化水质,给养殖水产品提供了良好的水环境,养殖季节基本不用换水,节水又环保。这种模式生产的大米和水产品优质无公害,销售价格往往比变通大米和水产品高一倍以上,真正实现增收的效果。 
稻田养殖如火如荼,养鳅人如获至宝。稻田套养泥鳅,在水稻略有增产的同时,每亩稻田可出产泥鳅300-400斤,由于泥鳅品质好,被誉为“稻花鳅”、“秧窝鳅”等,销售价格比普通泥鳅价格高一倍以上,每亩增收3000-4000元,这种模式养鳅人如获至宝。 
有部分稻田养鳅户的效果并不好,主要是这几项工作没做好,第一稻田太分散,应选择成片的稻田,这样更节省人力和利于防护工作;第二稻田没挖沟,应开挖“口”或“田”字沟,这样才能兼顾水稻和泥鳅的生长需要;第三投苗规格太小,由于稻田面积大,而且种有秧苗,清塘工作做不了,应投放每斤100条左右的大规格鳅苗,如果投苗规格小会被天敌残食而影响成活率;第四没做防护,应将挖沟的部分拉鱼线或盖鱼线网防白鹭等鸟害。 
由于稻田养鳅是近两年才逐步兴起,套养技术还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养殖户生产中应多观察总结,进一步提高种养方法和效果,成就种养稳粮增收的大产业。 
头条号/泥鳅日记,原创文章,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