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气温升高,水温逐步上升至18℃左右,养殖户都积极清塘、消毒和培水,陆续投放泥鳅苗开始又一年的养殖生产。 
但四川安岳的黄老板的做法有些与众不同,他有两个池塘没有投放泥鳅苗,而泥鳅出产量还不错,这到底是咋回事?

黄老板有20多亩养殖池塘,前年开始养殖泥鳅,当年养殖效果还不错,平均亩产2000多斤。去年有两个池塘没有投放泥鳅苗,然而收获时却出了4000来斤泥鳅,平均亩产900多斤。由于这两个池塘有些渗水,平时水位只有70-80厘米,前年其产量就比其它池塘低。去年他先做其它条件好的池塘,而当最后准备做这两个池塘的时候,发现池塘中已有不少泥鳅苗了,反正池塘水位不行,就那样养着试试看,竟然有意外之喜。 
泥鳅苗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去年春节前收获时,由于池塘水浅那两个池塘的泥鳅没有捕完,开春先做其它池塘,等将其它池塘都放苗后去做那两个塘时,却发现里已有不少泥鳅苗了,居然是没捕完的泥鳅充当了种鳅的作用。 
原来黄老板那两池塘的泥鳅苗,是没捕完的泥鳅自然繁殖的,虽然可能泥鳅苗的成活率不是很高,但后来每亩产量近千斤,还是非常满意的。今年黄老板打算那两个塘还是那样做,仍然不清塘不放苗,我们期待他今年的结果。 
关注头条号/泥鳅日记,或微信公众号dzyz168,原创文章,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