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国粮食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尤其是玉米下跌情况最严重,道哥经过分析,认为产生以下结果: 1、去年粮价下跌让全国农民减少了1000亿元左右的收入,相当于每个农民少赚140块钱左右; 2、农民耕种一亩小麦,2014年的平均利润是87块钱,去年只有33块钱; 3、未来粮食价格将与市场接轨,玉米将维持目前水平,波动不大;水稻、小麦价格明年有可能还会降; 4、小农户种地不挣钱,“被迫”将土地“低价”流传出去; 5、土地价格已经回归正常和理性,进一步向有实力的人手里集中。 外需弱、价格低、存贮多,这是中国农业面临的“新常态”,这种情况下干农业还能不能盈利?如何盈利? 答案是肯定的!国家不会让农业变成一个不赚钱的行业!不是农业不赚钱,是干农业的你不赚钱! 农业盈利有3个门道: 01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粮食产业化 为什么同样的价格,国外的农民赚钱,而国内的农民就不赚钱?因为我们的农产品价格竞争力不强,根本原因在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效率低、成本高。解决的办法就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将种粮作为一种产业化的手段去经营,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农资等成本,进而提高综合产出率,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由此可见,未来国家对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会只增不减! 02 用品质和品牌提高效益 1000块钱一斤的日本大米在中国都有人买,这说明我国农产品的升值空间还很大。通过打造有机、绿色、环保、高质、安全概念,可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这是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我们做农产品销售,不仅要卖得出去,还要卖上价格,卖出品牌。你能不能打造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 03 积极争取国家补贴资金 农民收入问题,关乎国家稳定。一方面,粮价虽然下跌,但是国家也相应出台了补贴政策,比如玉米补贴、大豆补贴和轮作补贴等,加上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这些补贴如果你都能拿到,大概每亩在300-400元左右;另一方面是粮食类可申请的专项补贴继续加大力度,像高产高效创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