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紧锣密鼓的小麦收割已近尾声,老百姓已经为下茬作物种植做准备了。这不,村里老王的农资门市部里异常忙碌,人们忙着购买化肥种子农药,趁着土壤墒情好抓紧播种。趁着老王配化肥的空隙,几位村民为这茬麦田里种什么庄稼讨论了起来。 
常年在外打工的陈大哥说:" 咱今年打算四亩麦茬地全种上黄豆,这东西不但种得快,投资还小,一亩地十多斤豆种,再撒个三四十斤化肥就行。到时叫家属拔拔草,收获也很快,我打工回来不回来都行”。听得出他的意思是种大豆图个方便快捷,主要还依赖在外打工。 
在一旁的陈大叔不服气,他说"你小子光图省事,种大豆咱这沙岭地不高产,大豆价格又低。我今年种上二亩夏花生,到时候卖个手捡果,少说也值三块多钱一斤。再栽上一亩黄壤地瓜,我一冬天就去卖烤地瓜,手里不断零钱花。‘看来陈大叔是个种地的老把式,对于种什么很有算道。 ’
一直没说话的李嫂也发言了:“俺今年五亩地全都种上玉米,要是雨水调和的话收个四五千斤,喂猪还少买一点,每年到那时玉米就涨钱”。敢情是她在为养的几头母猪做打算,也是会过日子的媳妇。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个不休,正在忙碌的老王插话了,他说:“我刚才听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合适合种什么,都有自己的算盘。正所谓五月六月好种田,七月八月乱埋怨。咱这地方靠天吃饭,时旱时涝,就算种上一份希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