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9日早上,闽南地区一农村的集市上来了一个卖“稀罕货”的大叔。大叔把摊子摆在集市的耀眼位置。一个早上下来竟没卖出一斤肉,原因让大叔很气愤。 
大叔的摊子一个野猪头很显眼,旁边都是野猪肉,跟旁边的猪肉对比起来颜色深了很多。 
大叔一早过来就埋头分割猪肉,他说有人路过说他在分尸。刚切起来的野猪肉非常地新鲜。 
路过的人看看就走了,几个顶多就询价。大叔询问几个路人不买原因,路人说,这野猪肉我都不会辨别真假,全凭你说的,我买这一斤50的猪肉万一假的那不是亏本了。你又不是整天这里摆摊,买完明天就不来了。该路人还说到,这真假谁吃了谁知道,可是有时知道就晚了。大叔听了哭笑不得,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大叔卖野味没人买这是个现实的问题。恐怕跟近年来仿冒伪劣、以次充好的问题有很大的关系。几年前这几个词只有城里人才常听到,现在农村人都能说出个事了。农村集市上什么名牌衣服,电视上广告的饮料到农村无一幸免成为仿牌。我想这个就不用我举例子了,像农村有些小卖部里面的零食包装上就玩文字游戏,那些不法厂商就借用名牌的谐音制造一些假货谋取利润。现在农民被骗怕了,即使遇到真的卖野猪肉的,他们也不会辨别真假,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民就会宁愿不买。大多人这种心理造成了大叔卖的真野猪肉最后无人购买。农村出现的这个问题应该叫信任危机,除非很熟的人或者亲眼看到的,我们才会相信真假。 以前单纯的农村生活,如今完全变样了,你们老家会不会也是这样的呢?现在我们这反正卖什么野味,顾客第一反应就是怀疑是不是家养的,即使卖的人说破嘴也很难让人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