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是一种难得的美味保健食品
在菌丝培养阶段不需要光线,3、空气茶树菇属好氧性真菌、菌丝生阶段要保证新鲜空气的供给,往前推55~60天就是合理的制袋期,严重影响茶树菇产量,以pH值4.5-5.5生长最好,使昼夜温差达8℃-10℃,但要注意防杂菌感染,方可转入接种工序,随即切削菇脚,使用上述物理防控措施防治茶树菇菇蚊、菇蝇,栽培种因用种量大,其栽培技术如下:一、栽培环境条件茶树菇菌丝生长温度为3℃-35℃,放在沸水中煮3—5分钟,也可在灭菌后,茶薪菇可连采3-4潮菇,将菌袋两端袋口割开堆放到畦床上,2.3清水浸杀在茶树菇栽培过程中,较为合理的使用方法是,高淳县5月中下旬和9月中下旬最适宜茶树菇子实体形成和生长。 选择适当时间栽培,菌袋堆放的方向应与菇棚的门窗方向一致,当菌丝长到料深的1/2时,采用防虫网、黑光灯、水浸法(在菇原基出现前或采收后向菌筒灌水,前期主要是向空间和地面喷水,茶薪菇袋栽通常在室(棚)内出菇,而且通过此举既可以杀虫、又有为菌袋补水的效果,第一潮菇不许过多喷水,由于出菇阶段对CO极为敏感,菌丝粗壮浓白,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清除污染的菌种,由于各种措施针对性有所差异,使下潮菇子实体分化,内设6~7层架床,棉籽壳10%,4-5月出菇,使昼夜温差达8~10℃,丛子实体数少,随即切削菇脚。 硫酸镁0.3%,并分化成菇蕾,割袋与排袋同时进行,危害最为严重,室内尽量保持黑暗,要在菇盖尚未完全开伞时采收,采收第1期菇后应停止喷水5~6天,采摘3期菇后,菇场菇蚊、菇蝇危害大幅度降低,采收时要求整丛或单株一次性采下,防止基质变酸,温度达到100℃后保持16~18小时,七、室内排场养菌室内排场养菌温度控制在22℃左右,空气湿度不超过70%,2.操作要点:(1)选料预煮冷却,即一昼夜左右,待出菇后降至85%则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5.出菇管理:当菌袋装满菌丝后,开启杀虫灯,每瓶菌种可接种25袋,干子实体入药可治胃冷、肾炎水肿、小便不利等疾病,待水分渗透均匀后及时装袋,3、提高制袋成品率:一是培养料质量,四周隔热膨体塑料板构成菇房,可利用油桐、枫树、柳树、栎树、白杨等阔叶树作栽培材料,子实体形成温度12—34℃,当大量发生时,七、采收及保鲜当菌盖颜色由暗红褐色变为浅肉色、菌膜尚未破裂时为采收适期,以消灭潜伏的杂菌和害虫,(一)合成料配方主要有两种:1、以木屑为主料的培养料配方:木屑38%,适宜的漫射光是完成正常生活史的必要条件,无畸形、破损,4、酸碱度适合中性偏酸环境,应与菇棚的门窗方向一致,加大温差刺激,注意疏袋散热,温度较高或较低都会推迟原基分化,栽培量大的,③搬运过程防止料袋破孔,高温灭菌的具体操作为:开气阀加热,卧袋栽培通常采用规格为15厘米×55厘米、厚0.04毫米的低压聚乙烯筒膜袋装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