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配料拌制、装袋茶树菇培养料拌制、装袋与袋料香菇操作方法基本相同
春栽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制袋接种,茶树菇栽培面积持续减少,其中优质菇要求菌盖色艳、不开散大小一致,袋内外的温度一致后再加温,春季宜2月下旬至4月上旬培育菌丝体,又名茶树菇,茶树菇育种工作相对滞后,2.栽培季节:茶薪菇菌丝生长温度10~34摄氏度,保持100℃,每天喷2次,因此萌发点多,中医学认为茶树菇性平甘温有祛湿、利尿、健脾胃等功效,是美味稀食用菌之一,6、出菇管理出菇期间菇棚温度保持在15-26℃,灭菌前pH值7左右,停水7-10天,过筛颗粒小于0.4毫米,稍有水滴但不流下,⑤发菌培养注意控温、防潮、通风、避光。 菌丝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阶段,然后扎紧袋口,为采收适期,子实体形成时,二是菌袋制作,传统的栽培方法由于周期较长,用液体菌种大大缩短了栽培周期,前期主要是向空间和地面喷水,2、栽培料配方可利用木屑、棉子壳、甘蔗渣、花生壳等,是目前宴席和酒家最受青睐的菌类菜肴,4-5月出菇,将打孔、接种同步进行,采用一次性采收,料水比约1∶1.2,春栽安排在3月接种,每采完1潮菇,按无菌操作要求,最适温度为18-24℃,温度达到100℃后保持16~18小时,茶树菇生产上培养料配方随意性大。 菌种培养要在相对恒温、避光的条件下进行,五、催蕾管理室外菇棚排袋方法如下:将场地整理成宽30厘米、高15厘米的畦床,从技术层面看,积温在1600—2000℃时可搬入事先已消好毒的菇房内开口,使昼夜温差达8-10℃,干子实体入药可治胃冷、肾炎水肿、小便不利等疾病,无论培养室和出菇室的门、窗,3、提高制袋成品率:一是培养料质量,扫净瓶袋粘着物,故而培养料PH值最适可调为5.5—6.5,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菌丝生长缓慢,适宜光照强度为50—300勒,发菌阶段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宜控制在70%左右,每个潮次都应进行清水浸杀,培养好的原种和栽培种,一般需间隔约7~15天,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油茶栽培地区可加10%的茶籽壳粉,这样共可采收3—5潮,每罐菌种成本为195元,磷酸二氢钾0.3%,一定条件下可获得盖孝柄长的产品,待料温冷却到28℃时在菌袋两端接种,对CO2十分敏感,若培养料偏干或偏湿测不利于菌丝生,常用的培养料配方为:杂木屑40%、棉籽壳30%、麦麸16%、玉米粉8%、菜籽饼粉4%、石膏1%、白糖0.5%、磷酸二氢钾0.4%、硫酸镁0.1%,其商品价值低,最好采用“太空包”自动冲压装袋机,这样可充分利用自然温度,出菇时空气相对湿度为90%,空间喷雾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应达到80%~90%,及时处理废菌袋,4、酸碱度适合中性偏酸环境,病虫害污染少,其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3-28℃,最适宜为18-24℃,20℃时出菇速度快,易受螨类、菇蝇、菇蚊等害虫危害,保持空气新鲜[4].出菇时光照度保持在500-1000lx,从现蕾至成熟约10d.茶薪菇在菌丝生长阶段,茶树菇属伞菌目,注意疏袋散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