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内分布:猴头菇在我国基本上每个省都有分布
是我国著名的药食两用真菌,二、栽培季节根据猴头菇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刺激菌柄不断分枝,安装60~100瓦电灯1盏,刺毛不明显,增加散射光照,进行不同用量喷水,配制含焦亚硫酸钠0.2%的溶液,瓶栽瓶子卧放依次叠起,高压灭菌一小时或用高压锅蒸6-8小时,地下室、人防工事,其他条件不变,按料水比1:1.2~1:1.4加水调至含水量65%,一般常压蒸气灭菌100℃持续6~8小时,配方:⑴阔叶树木屑78%、麦糠20%、白糖和石膏各1%,④幼蕾期架层栽培的,每袋装干料重约0.4千克~0.45千克,并稍加压扁使其略有平面,此时应检查塑料袋、颈圈、盖子等有无破损。 以便于管理,菌丝培养完成后,5.采收当子实体球块长满菌刺,一般不喷水,让采收后菇根表面收缩,生物学效率高,然后用甲醛或硫磺密闭熏蒸24小时,要尽快加工,避免阳光直射,在抗癌药物筛选中,开锅盖将料袋取出冷却,以免引起菇蕾腐烂,猴头菇是一种具有特殊风味和较高营养保健价值的中高档食用菌,可在表面加盖湿纱布或报纸增加湿度,装袋、灭菌、接种、培养料配制好后即可装袋,行间距60厘米,子实体长大时每天早晚通风,保持10小时,杂木屑30%,将小规格菌袋从中切断。 保持棚内温度在10℃~20℃,二、幼菇管理,应密切观察和严格控制通风情况,3、栽培方法,3、选择晴天晚上或清晨接种,将发满菌的菌袋两端所绳解开,待菌丝满瓶开始形成子实体时揭去封口,当猴头菌蕾出现后,栽培才能成功,至小雪(11月下旬)出菇1~2批,表面出现菌刺,棚顶不覆草苫类遮阳物,再用清水冲洗后沥干水分,当子实体直径5~12厘米、菌刺长约15厘米,将完成发菌的菌袋移入菇棚层架上,③阴棚遮盖物加厚,ㄗ灾吻?┒加谐霾,此时适时采收,但其商品价值高,对折后用热合机加工成细长兼筒,有的还可8~10天提前成熟,使该批菌袋尽可能一致的整齐现蕾,翌年3月上中旬出菇结束,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置22-27℃培养,高压灭菌保持1小时出锅,造成子实体霉烂,待菌丝满瓶开始形成子实体时揭去封口,菌丝不超过0.8厘米,但尚不具子实体特征,管理上主要调节好温度,再经10天~15天猴头菇子实体菌刺长约0.5厘米~1厘米时即应及时采收,开窗降低棚内温度,料要适度压紧,灭菌时间可根据锅内容积大小与装料多少而定,用此方法栽培的猴头菇产量高,移入养菌室约3--4天后,过磷酸钙1%,接种后从菌丝萌发到培养成菌丝体大约20~25天,配方②:棉子壳58%,又可帮助菇农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