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首,寒风阵阵。有“中国黄花梨之乡”、“中国建莲之乡”美称的建宁县,虽然建莲、黄花梨早已采摘结束,但到处仍是绿油油的一片。原来,抛荒的“闲田”,现在,变成生机勃勃的“钱田”。
如何挖掘资源,让山区农田不再“冬眠”?
田里长出“金娃娃”
一大早,在建宁县黄埠乡桂阳村,萝卜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在田间采收萝卜。村民夏荣燕告诉记者,原来,冬天田地都放在那抛荒,不知种些什么好,“现在,我们桂阳萝卜,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
桂阳村四周青山环绕,土壤沙性好、水资源充足,历史以来就有种植萝卜的习惯,但都没有形成规模,村民只种些自己吃。
村书记张文华说,以前不敢尝试扩大种植规模,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村民的种植技术还不行,二是销路问题,桂阳村距县城近40公里,虽然都有了水泥路,但运输依然存在问题。
问题,在2010年得到解决。
在乡里的帮助下,村里52户萝卜种植户,成立了萝卜专业合作社,并为萝卜注册了“癸阳牌”商标。村里还请来专业人士,从商标印制、包装设计、营销宣传等方面,对桂阳萝卜全面包装,打造品牌,扩大知名度。
2011年底,该合作社和省经贸委签订协议,成为省副食品供应基地。
“现在,销路有保证,我们只管种。”村民夏荣燕说,2012年种了2亩的萝卜,每亩产量有2000多公斤,每公斤价格3元。“除去成本,每亩收入达5000多元。”
如今,冬闲田里长出了“金娃娃”,这让老百姓有了奔头。2012年,桂阳村种植萝卜面积500多亩,比去年多了100多亩,仅此一项可助农增收370多万元。
闲田变身“养殖场”
寒风凛冽,在建宁县里心镇汪家村的一处搭棚里,养殖户尤小山正在给鸭子加固鸭棚,添加稻草。
这些年来,尤小山不仅进行杂交水稻制种,还种植晚稻。他说,原来农田从11月份晚稻收割后,一直都闲着。
“种菜?规模大了,销路是问题;养鱼?技术成问题。”如何发挥闲田作用,增加收入,成为尤小山思考的问题。
早些年,尤小山在家里养过鸭子。于是,他决定在冬闲田里搭棚,放养鸭子。他说,原来养鸭,用饲料喂养,成本太高,价格一般,每只鸭子只能赚五六元钱;如果利用冬闲田养。成片的农闲田,是一个天然的鸭子散养场。
说起闲田里的“养殖场”,尤小山乐呵呵地给我们算了一笔账:鸭子放养在田里,饲料用得少,价格卖得高,每只鸭子的利润达到十七八元,每批按500只计算,一批就可以收入1万余元,一个冬天可以喂养三四批,收入相当可观。
“闲田里养鸭,好处还不止这些呢!鸭粪是天然的有机肥料,排放到稻田里有相当不错的肥效,来年种植也可以省不少的肥料。”尤小山说,这可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不仅增加了收入,还节省了来年的开支。
镇畜牧水产站站长介绍说,这种养殖模式受到农户的欢迎,以往,农田一入冬就开始“放假”。如今,秋收以后,农民把鸡鸭放养在农田里,不仅粪便可以用来肥田,而且农田里虫害更少,加上肉质鲜美,价格要比用饲料喂养的高出一倍以上。
冬天里的农业观光园
与尤小山在冬闲田养鸭有所不同,濉溪镇的村民姜发是利用闲田种植草莓,既不会影响来年农作物的种植,又能增加收入。
村民姜发说,当地种植草莓的少,每年春节,市场对草莓的需求量特别大。如果能把“冬闲田”利用起来种草莓,赶在春节前上市,定能挣钱。
“其实种草莓成本并不高,盖地膜、买草莓苗一亩地只需要几百元。关键在于管理,田里的水分不要太多,草莓怕水。”姜发说。
2011年,他种植的5亩草莓,每公斤24元,给他带来了近5万元的收入。
在草莓地里,记者看到,姜发正在给草莓地除草,嫩绿的草莓秧苗,洋溢着蓬勃生机。“现在还没到时候,等红彤彤的草莓长出来了,那才好看呢!”姜发说,每年春节期间,他的草莓地,就成了农业观光园,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到草莓地里体验采摘、品尝的乐趣。
看到种植草莓有甜头,管理也不费事,现在许多村民也开始利用冬闲田种植草莓。
入冬以来,建宁县充分发挥冬闲农田的作用,通过土地流转,农田整合,积极组织与调动农民科学种养,并从畜牧、水产、农技部门抽调工作人员,成立服务小分队,给100多家种养大户建立档案,进行跟踪服务。
眼下,在建宁县,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冬闲田里“刨金挖银”,冬闲田,再也“闲”不起来了。据了解,2012年全县利用冬闲田种植泡菜、莴苣、萝卜、紫云英等秋冬种作物6万多亩,放养鸡、鸭等家禽30多万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