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劳动节丨最难得一份匠心,向广大辛勤种植者致敬!
2016-04-30   来源:铜川农批网  作者:smile   字体:【 】  浏览:37次   评论:0

“五一节”前夕获悉,广东将出台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和扶持政策

育匠心匠人 塑农业脊梁

最辛勤莫非种植,最难得一份匠心。“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广大种植匠仍活跃在田间地头,在种植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匠人精神。

培育壮大职业农民群体,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技术精湛,勤恳敬业的种植匠,最有条件从职业农民群体中产生。可以这样说,一大批优秀的种植匠,将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顶梁柱。近日,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厅获悉,广东省正在拟订《广东省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型)认定管理办法》和《广东省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全面升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种植匠将因此受益。

吃饱吃好吃得安心

要靠新型职业农民

智利车厘子、澳大利亚牛排、新西兰南瓜……商品全球化的今天,进口农产品已逐渐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新宠。2015年1至12月,中国农产品出口金额为701.8亿美元,进口金额为1159.2亿美元,农产品贸易逆差457.4亿美元。

国人大量购买国外农产品,主要原因是他们觉 得国内农产品质量不如国外的。同样是苹果,国产的卖几元一斤,日本产的可以卖90多元一斤。日本的苹果能卖出高价,原因是日本农民是职业的,他们肯钻研、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严格,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较高。

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总经理李明利认为,中国的绝大多数农民都是兼职的,“乡下种植半年,外出打工半年”,根本没有把种植当职业,更不会花心思钻研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了,打造农产品品牌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提高农产品品质,要从培育职业农民做起。”

“确实是这样。不专职当农民,怎么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江门的梁瑞棠种了200亩马铃薯,在田间地头干了10年,自称新型职业农民,他对李明利的话深有感触。梁瑞棠不仅会种地,还有经营意识,讲求经济效益。用电脑查看水稻的长势,通过信息化监控管理、机械化耕作,专注农业技术让梁瑞棠尝到了甜头。一年两季水稻,一季马铃薯,一年下来,梁瑞棠可以赚五六十万元。靠着职业化、专心投入,以及与时俱进的思维,梁瑞棠实现了发家致富。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今后中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最根本的还得依靠农民,特别是要依靠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只有加快培养一代新型职业农民,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升,农业问题才能得到很好解决,粮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国家规划专业培训

陕西认证高级农民

近年来,中国政府越来重视农民职业化,并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12年,“新型职业农民”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同年8月,农业部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并在全国启动了100个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

2015年,教育部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依托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农民通过半农半读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

2015年,陕西省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省份。两年内,陕西培育认证的“新型高级职业农民”有266人,而这也被舆论称为是该省给农民的“最高职称”。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优化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把一部分资金用于培养职业农民。总结各地经验,建立健全职业农民扶持制度,相关政策向符合条件的职业农民倾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职业农民养老保险办法。

新型职业农民,简单地说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种植匠所提倡的长期从事种植行业,并以专业化、职业化提升种植水平的精神与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不谋而合。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使其弘扬种植匠精神,成为农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效载体,发展现代农业的驱动力,这是使农民由身份称谓转变为职业称谓的历史性任务,也是以人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的精髓。”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认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重在培养农民的现代农业技术、现代农业经营管理能力以及现代农业意识。

弹性学制适合农民

教育对接亟待完善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广东一直在发力。2013年以来,广东共有17个县(市、区)为新型职业农民示范县,承担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2个项目,培育了1万多名新型职业农民。广东省新型职业农民示范县分布涵盖了粤东、粤西、粤北和珠三角地区。但是,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在对接新型农民培养制度、培养内容体系、培养模式、师资力量诸多方面难以适应培养要求。

2014年,和平县被国家批准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2014-2015年,和平县共完成新型职业农民过千人。在培育过程中,和平县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以点带面、产学研基地结合等培育新型农民的方式,被总结和平县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加以推广。今年,根据农业部的通知要求,广东省推荐了河源市作为整市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示范市。

今年2月,广东省教育厅和农业厅共同公布了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试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明确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采用农学结合、农学交替的学习方式,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模式,实行弹性学制”。

按规划,新型职业农民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目前广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重点在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

“匠人受敬”未形成

政府社会合力推动

匠人精神在国外能够如此风靡,因为他们的文化里已经有为对创新者的崇拜。

在日本,人们会将那些技艺超群的匠人尊称为“神”,会给予他们非常高的礼遇,认为他们是国家的文化财富,会给予他们特别的资助。这也是为什么在日本,一个小店铺或小作坊的老板会被成为“寿司之神”、“拉面之神”的缘故。日本全国上下,从在职者到用人单位,都对匠人怀有极高的敬意。在德国,人们认为一位拥有敬业、专注特性的工匠和科学家没什么两样,且工匠还具有令人尊敬的匠人精神。

而在国内,匠人并没有得到较高的社会地位。原博罗杨村华侨柑橘场研究所所长蔡明段表示,特别是在种植领域,由于种植风险大,并且收益不稳定,社会上浮躁之风普通,许多农户希望快速得到回报,缺少潜下心来研究种植技术的种植者。

“政府应该给种植匠更多的帮助,例如补贴等,鼓励他们种出更多优质的农产品。”在广东惠东海纳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飞云看来,种植匠是种植行业的带头人,种植业需要他们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政府要到各个乡镇挖掘种植匠,并大力推广种植匠精神。”

然而,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CEO于斐认为,靠单纯的补贴政策难以培育出优秀的种植匠。在于斐看来,培育种植匠主要靠市场,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市场引导上,包括做好地方农产品定位,建立独特的发展模式,配备专业的团队等。各地要根据本地农业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做大做强优势农产业,培育一批优秀的种植匠,形成示范效应,推动农业提档升级。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国人对农产品存在不信任现象。“中国农产品需要正名。”在首位中国种植匠、知名农产品品牌山瑶脆柑操盘手叶少东看来,政府、企业、媒体要全方位、立体地做好农业宣传,做好“公关活动”。

李明利说,美国农产品之所以举世闻名,关键在于其以举国之力打造农产品品牌。在美国,农业宣传非常讲究,从农业部到众多相关的农业机构,都建立起立体化的宣传方式,对农产品品牌塑造起到推动作用。

对匠人的敬仰,不能仅仅停留在匠人对自身从事行业的敬仰层面,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体制都要敬仰匠人,如此,种植匠才能敬得起来。让种植匠成为让大家都敬仰的职业,并能够在种植农产品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是涌现更多优秀种植匠的关键。

Tags:劳动节 向广大 辛勤种 责任编辑:smil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力挺!支持大学生去探寻,一群山.. [下一篇]香蕉园施肥不得不注意的问题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