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奸商卖给农民“问题种”!100万假种子,让农户损失上千万,无人买单!
2016-04-09   来源:七台河农批网  作者:暗黑兰儿   字体:【 】  浏览:74次   评论:0

遭遇假种子本就不幸,如果迟迟得不到说法、拿不到赔偿甚至影响下一季耕种,农民的境遇则更加不堪。目前,新《种子法》已为农民维权提供了更充分有力的法律依据,执法还需更加到位,这样才能更切实地保护农民权益。100万假种,无人买单花了100多万元买的假种子致1600余亩土地经济损失上千万元,犯罪嫌疑人也抓了,但损失的种植户却被告之过了收获季节,较难估价。多级倒卖,层层剥皮,非法经营种子的几方都赚钱了,如今出了事,却无人为之买单。

一桩事实清楚、责任者明确的假种子案件为何久拖不决?非法种子的背后,映射出怎样的混乱和无奈?北方春耕在即,记者深入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正蓝旗等地,还原这起恶劣坑农事件的真相。农民欲哭无泪,损失找谁赔?“这种子可坑死人了,那些奸商太可恶了!”记者在多伦县大北沟镇白音坤兑村见到刘德明时,这位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犯愁,“出事到现在已经一年半了,你说啥时候能给个说法呢?”他眼中充满了无奈。

刘德明的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底。当时,胡萝卜产业已在当地迅速崛起,每亩最高产值达1.2万元。看这产业挣钱,乡亲们出钱、出地、出人,跟着刘德明在地里起早贪黑忙活一夏天。然而秋后一算账,却赔了120多万元。“这些胡萝卜外形难看,产量极低,根本没人愿意要。”村民卢金义说。

赔个底朝天的远远不止德明合作社一家,提供种子的内蒙古正蓝旗金丰蔬菜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光说,栽种这批种子的1625亩土地均出现白音坤兑村的情况。“这些种子花了106万元,土地成本投入总计700多万元,累计经济损失上千万元。”李光说。

金丰公司的主营业务正是胡萝卜种植及销售,在业内小有名气。那么,这样一家经验丰富的胡萝卜种植企业,为何会给农户送来“问题种子”呢?“我们种植多年的‘红誉6号’此前并未出现这样的问题,除非种子是假的。”金丰蔬菜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李利民说。

前年,该企业向内蒙古正蓝旗公安局报案。通过DNA比对和多方调查,警方认定,这批种子的生产商为法国威马蔬菜种子公司,在中国的经销商为大连米可多国际种苗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同属于法国最大的种业集团——利马格兰集团。刘德明他们拿到的种子虽然与“红誉6号”均为同一企业生产,但成品率与产量却有极大差异。久拖不决收获季过定损难“这批种子到内蒙古之前,已经过多次倒卖。”据警方介绍,种子先是从海外运至大连米可多公司,然后销售到哈尔滨艾利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又将种子卖给了黑龙江人李春丽(经销种子的个体户)和河北人祁庆龙(经销种子的个体户),他们倒手给河北永清种植户刘艳武,加价后卖给了金丰公司。

警方查实,经过多手非法倒卖后,这批种子的最终售价甚至高于正规渠道销售的“红誉6号”。“根据《种子法》相关规定,以此种子冒充其他种子的行为就可以认定为销售假种子。”正蓝旗公安局经侦大队指导员孙权龙表示,这是一起典型的销售假种子案件,鉴于案值数额巨大,李春丽、祁庆龙、刘艳武、艾利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崔成日等4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刑拘,后被取保候审。

种子由其他品种冒充,包装上没有中文标志,卖种人为非法经营。种植户们认为,有了这些关键因素,损失问题理应顺理成章地解决了。至今为止,事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记者将会持续关注事件调查的发展,如您身边有假冒伪劣坑农害农的事件,欢迎提供信息线索

本文转载自中国农资传媒

Tags:农民 100万 农户损 千万 责任编辑:暗黑兰儿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看后卖农资心里有底!我国主要农.. [下一篇]近百种业精英汇集一堂,他们在谈..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