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玉米“去库存”找到新的出口!
2016-03-16   来源:合肥农批网  作者:帅到跌渣   字体:【 】  浏览:65次   评论:0

从全国一号文重点提及农业供给侧改革,到两会期间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国家粮食局局长,均对于“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同时给予农民合理收益,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达成共识。

此外,多措并举消化粮食库存,大力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调减玉米面积也成为缓解国内玉米库存压力的一种方式等也被提及。

针对玉米库存积压严重问题,业界预计两会后供给侧改革将加速。玉米到底该何去何从,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库存量:玉米压力最大

“这段时间,进口玉米到港价格是每吨1500元左右,国内是每吨2000元左右,内外价差近500元。”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杜鹰说,价差导致国储库粮食压力很大。“库存导致各方面费用都会产生,在许多地方,因为库存太高还存在露天存放的问题。一吨玉米一年的保管费是250块,几千亿斤玉米,费用是非常高的,去库存刻不容缓。

2、去库存:减无效和低端供给,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今年八项重点工作之一。“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适当调整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部署。”赵雨森说,对黑龙江省而言,给玉米作减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一笔。“力争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亿亩,比目前减少5000万亩以上,重点发展青贮玉米、大豆、优质饲草、杂粮杂豆、春小麦、经济林果和生态功能型植物等,推动农牧紧密结合、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效益提升和产业升级。”赵雨森算了一笔账,“玉米种植面积1亿亩,亩产约1300斤,每斤降价0.11元,每亩减收约145元,1亿亩玉米减收145亿元,如何补?除以黑龙江省总耕地面积2.39亿亩,每亩补贴60元。即把玉米价格下调的损失按每亩60元的标准补给农民,这样就给‘调结构、转方式、去库存’挤出时间了。”


“玉米价格降下来,农民收入要‘补起来’。”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街道裕田村党支部书记李培忠说,“要设计更加有效的农业补贴政策,把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有效地转化为农民收入的途径。简言之,就是把2015年玉米价格下调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在‘十三五’期间给补上。”另外,他建议,对土地集中规模在1万亩以上的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园区,购置农机具给予全额补贴,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注入动力。


“去库存结构调整,要适合消费需要,加强中高端农产品、加工产品的供给,积极探索粮食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改变多年来种原粮、收原粮、储原粮、卖原粮的模式,通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来去库存,改变当前我国低端农产品过剩且生产效率不高的局面。”杜鹰说,今年将着重研究粮食去库存政策,以及调整种植结构以更适应当前消费形势。对于老库存而言,主要是刺激下游加工企业收购国储玉米,抛储价格应会相应降低,另一方面,在春耕之时,就要进行调结构,减少玉米产能。

3、稳平衡: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提升产能

在“供给侧改革”思路之下,对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依然进入战略规划。“十三五”提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而且要推广高新技术抓好主产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效率。提升粮食的生产能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


“降库存,稳平衡,应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淘汰落后的品种。”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田阳县那满镇新立村党总支部书记罗朝阳说他们村主要搞精品农业、特色农业,按照市场的需求,或者是品种的要求,多种一些品质比较好的农产品,收到很好的效益。

地方应对

河南:“内销+出口”,双轮驱动“去库存”

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农业也要“去库存”。3月12日清晨,太康县普惠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李涛一大早便来到了合作社仓库,正忙活着为即将出发的7台载重卡车贴上喜庆的条幅。


现场7台悬挂着“河南优质农产品造福中亚”条幅的卡车,装载着普惠种植合作社和河南省经研银海种业有限公司(下简称经研银海)合作产出的200吨优质玉米。当天上午,这些玉米从太康出发前往郑州集结,再过几天它们就将搭乘郑欧班列前往塔吉克斯坦。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数据,此批出口塔吉克斯坦的200吨玉米,开创了河南向中亚地区出口农产品的先河。


河南省农业厅发展计划处调研员高超表示,近年来,河南粮食产量已实现多年连增,农产品如今也面临着“去库存”的问题。而此次“出口粮”的成功实践,不仅让当地农民获得了实惠,也为河南粮食的“去库存”找到了一个新的出口。

黑龙江:减种66.7万公顷玉米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

3月12日,黑龙江省农委对外发布消息,调整种植结构将作为2016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确保粮食产能的基础上,黑龙江将减种66.7万公顷玉米。


库存量巨大,对比进口玉米价格倒挂严重,是中国玉米市场的主要问题,要扭转黑龙江农业这一局面,给玉米作减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一步。2016年,在减种66.7万公顷玉米的同时,还要借助实地考察和“互联网+农业”等方式进一步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通过农产品市场供需情况调研,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各类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既扩大市场,也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将农业产业企业发展到1950家,实现带动农户340万户,销售收入达到2900亿元以上。


在确保粮食产量“十三连增”的基础上,黑龙江农业,正在努力构建粮经饲结构合理、种养加一体发展格局,实现保持优势、布局合理、农民增收的目标。

本文资料来源财经新闻、新浪网、中国新闻网,由农财宝典记者叶思敏整理而成,转载时请注明!

Tags:玉米 责任编辑:帅到跌渣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3.15警示!再曝光这两年被通报的.. [下一篇]马铃薯产业扩展提振化肥业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