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农产品滞销、食品安全没保障?关键源头没抓好!一号文件中透露出这些信息......
2016-01-30   来源:中山农批网  作者:周小杰   字体:【 】  浏览:86次   评论:0

1月27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最大亮点。

无论多么宏大的改革,都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人。近来,媒体首次提出“种植匠”一词,力图在农业和种植业中引入“匠人精神”,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所谓种植匠,是指那些专注种植技术提升、对农产品品质精益求精、善于创新、敬天爱土的种植从业者。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步入快车道,粮食已实现十二连增,各种农产品品类极大丰富。但我国农业始终面临大而不强的局面,农民丰产不丰收,国人对国内农产品品质不信任的现象依然突出。归根结底,这跟我国农产品品质整体不佳有关系,这也是近期中央提出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所在。

作为农产品品质的第一道把关者,种植者的专业水平密切影响着农产品品质。长久以来,种植业普遍缺乏对品质的严格要求,不少农民喜欢跟风、盲从,追求短期利益,导致种出来的农产品品质不高、标准化程度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匠人精神”的缺乏,使得种植业的痼疾始终难以解决。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培育专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行动。这一指导意见与种植匠精神提倡的种植者要追求专业化能力、沉下心深耕行业的内涵不谋而合。只有农产品种植者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才有保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得以深入推进。

当然,倡导种植匠精神还要得到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作为生产者,种植匠要努力种出优质农产品,以满足社会需求。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许多优秀农产品“藏在深山人未知”,甚至出现质优贱价的怪事。种好却难卖好,长此以往必然大大挫伤种植者的积极性。为此,笔者认为,在倡导种植匠精神、鼓励种植匠种出优质农产品的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尽力关注优质农产品“卖好”的问题。政府应当搭建高效的农产品信息对接平台,解决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企业要发挥自身商业策划能力,帮助优质农产品建立品牌,让优质农产品通过品牌化,逐步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而作为农产品消费者,同样要树立起“优品理应获得优价”的现代消费观念。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依托畅通的农产品信息渠道以及农产品品牌化发展,优质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将彻底消除。

相对工业而言,农业尤其是种植业更需“匠人精神”。与各行各业的“匠人”一样,数千年来,种植匠们一直存在,独缺正名,他们用自己追求极致的精神和孜孜以求的行动,诠释着当代亟需的“匠人精神”。毫无疑问,对中国种植匠群体的关注和鼓励,也是中国匠人精神回归的最好注脚。正如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离不开匠人精神一样,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势必需要种植匠精神回归和发扬光大。

Tags:农产品 安全没 关键源 文件中 ...... 责任编辑:周小杰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阳山5000万斤淮山滞销!农户苦寻.. [下一篇]芭田总裁助理杨永藩:种植匠是优..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