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友谊的小船翻就翻了,咱开飞机务农致富发家!
2016-04-14   来源:无锡农批网  作者:灵道大人   字体:【 】  浏览:55次   评论:0

最近“友谊翻船”的故事爆红网络,友谊太脆弱,很多人都不敢坐船了。但是不用怕,《致富帮》会一直做您致富路上的好友。咱们不坐小船,开飞机!

提到无人飞机,大家都觉得那是和咱们八竿子打不着的高科技玩意。但其实啊,有一种飞机叫做植保无人机,一个普普通通的新疆小伙马英龙就靠着这个植保无人机把亲朋好友都引上了致富路。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马英龙靠无人机发家致富的经历,跟大家伙说说农用无人机项目到底有啥钱景!


新疆小伙自办无人机培训班

最近新疆玛纳斯县的农飞植保专业合作社显得格外热闹,由农民马英龙自办的首期植保无人机飞手培训班开班了。经过10天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来自全县各乡镇的50名农民将成为玛纳斯县第一批植保无人机飞手。

六户地镇三棵树村农民张义波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见过这种植保飞防“神器”,让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也成了一名无人机飞手,他没想到现在做农民也能这么“牛”。

植保无人机,顾名思义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该型无人飞机由飞行平台、GPS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

中国农业大学药械与施药技术研究中心教授何雄奎:我们经常说农药是子弹,药械是枪,施药技术就是如何打枪,我们一直以来子弹不错,但枪不好,所以关键问题是这个。那么无人机的出现就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无人机相当于20~40个人的生产效率,而且无人机还能把农药打的均匀高效,所以确实很有前途。同时就像是高铁技术提振中国信心一样,植保无人机就是中国农业机械领域的高铁技术,让农民挺直腰杆站着就可以操纵飞机把药给打了,这是什么概念啊!

一举成名,变身“明星人物”

自从马英龙购买无人机的消息传开后,他的电话几乎被打爆,前来咨询的农民也是纷至沓来。如今,他已经成为县里的“明星”人物了。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不惜花费高额的资金去购买这种高科技产品呢?

现如今,突发性的农业重大病虫害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稳产高产的重大威胁。我国农业病虫草害具有多发、重发、频发的特点,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近3年来,全国病虫草害年均发生面积达70亿亩次,经防治挽回粮食损失7500万吨,实际损失1500万吨。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短缺和人工成本急剧增加已经成为必然的现实,传统的小型背负式喷雾器械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植保市场的需求。

传统背负式喷洒方式的问题:

一、工作效率低,相对来说一个人如果一天能做到十几亩已经很不错了。

二、安全性是一个隐患,在喷洒的时候人与农药非常近距离的接触。如果防护不当,喷洒农药带来的污染有可能伤害到农民。

三、背负式的喷洒不属于精准式喷洒,容易造成过量喷洒农药,所以就会造成农药和用水的浪费。

正是因为传统的植保环节存在这三大显著问题,因此我们也迫切需要寻找有效的替代作业方式,一方面将更多的农民从这种繁重的喷洒方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减少过量农药的喷洒,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无人机的商机也就应运而生了!

植保无人机省时省力更省钱

近年新疆玛纳斯县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土地流转急速,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正成为农业生产的新主体。当出现大面积突然、暴发的病虫害时,以人工作业的方式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不仅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农药利用率低,遇到高杆的作物更是难以操作。而一架无人机飞防一小时可以抵30个劳动力一天的功效,还可以节省农药30%,节约用水90%。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要降成本,在所有的生产投入中,哪些成本是可以降下来的呢?

第一、农资成本,比如农药化肥,我国农药化肥的产量和用量都是世界第一,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农民施肥打药方法不科学造成的浪费。这种过量的使用一方面伤害了生态环境,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得不偿失。

第二、人力成本。中国完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总数目前还有接近3亿,但是农业总产值占我国GDP的比重却不足10%,这就造成了广大农民朋友还普遍收入微薄。美国只有1%、大约300万人口在从事农业生产,人均经营的土地规模超过1000亩,自然农民就比较富有啦!降低人力成本,说白了,就是让一个人能干更多农活!

截止到去年,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率已经达到了61%,但是在植保环节,使用农机的比重还不高,这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领域目前存在的一个短板。国内植保无人机作业成本为每亩10~15元,只需10分钟,即可完成大约15亩的农药喷洒作业,在工作效率和性价比方面优势突出,正在成为农业领域具有重大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

成立合作社,大家齐致富

马英龙觉得,这就是商机所在。于是,今年3月初,马英龙购买了10架植保无人机,并注册100万元成立了农飞植保专业合作社。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社员就从原先的5人增加到现在的30人。凉州户镇吕家庄村农民马秀光在马英龙的引导下,这几年,他开过出租车、经营过宾馆、房地产,成了村里的富裕户。听说,马英龙要成立无人机飞防合作社,他第一个就加入了合作社。

目前来看,我国拥有20亿亩左右的耕地规模,如果有一半都使用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作业,每亩按照10元来计算,喷洒一次下来,这就是100亿的市场如果是水稻田,一年要喷洒好几次,所以保守估计,植保无人机在未来至少意味着几百亿的市场前景!

我们来算这样一组数字,一台植保无人机每日作业可达300亩,在水稻区每亩次作业费可收取20元,农药零售可收取30-35元,每日可创营业额1.2~1.5万元,每个农业年度作业70天,可创造80~100万元的营业额,毫无疑问是未来优选的创业项目,是农业领域创业致富的绝好商机。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虽然现在植保无人机的售价普遍比较高,一台售价超过5万元,但是成本其实并没有这么高,随着未来规模化应用摊薄成本,市场价格也会更加低廉!

致富梦想飞上蓝天

对未来马英龙也有自己的规划。在自身致富的同时,他还将带领更多的农民勤劳致富,科技致富,让农飞植保专业合作社在带领群众致富的道路上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商机大总结:

第一是大家可以集资购买植保无人机,在掌握无人机使用技术的前提下,再通过创办农机合作社的方式向本地区的其他农民提供无人机租赁服务。

第二是农民朋友可以参加植保无人机企业组织飞手培训,掌握相关的技术,再去服务和培训更多的农户,这样我们就在技术的推广扩散过程中占据了先机。

小编来总结:

我们总说未来农业发展中的黄金机会并不在生产环节,而在社会化服务,如果扩大了我们的服务半径,就等于提升了我们的经营规模,掌握了现代农业的核心技术,我们就会真正站上时代的风口!

实习编辑:曹越

责任编辑:王居蔚

Tags:农致富 责任编辑:灵道大人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不种玉米种这些,一年纯收20万! [下一篇]前景广阔优势多多,如何使用“生..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