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像她这么养鸡,想不挣钱都难!
2016-03-04   来源:辽阳农批网  作者:smile   字体:【 】  浏览:41次   评论:0

三月的早晨,乍暖还寒。在陕西铜川市葫芦村,公鸡的打鸣声和母鸡的咯咯声此起彼伏,寻声走进“绿野土鸡养殖场”,就能看到一个姑娘的背影,她提着一桶玉米走进鸡舍,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叫王娟。她的养殖场现在养殖面积达到110多亩,年出栏幼鸡苗、公鸡、母鸡2万多只,土鸡蛋10万多枚,年销售额近20万元。而实现这一切,王娟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

自力更生

出身普通农家的王娟,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那一年是2011年。她凭借六万元无息创业贷款的资金扶持,依托家乡优越的自然环境优势,开始散养土鸡。她决心靠自己的力量在家乡创出一片天。

克服困难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由于缺乏养殖经验,王娟刚买回来的鸡苗成活率不高。为了提高养殖技术,王娟上网查询、学习专业书籍、购买养殖碟片,做好养殖笔记。通过努力,硬是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专业养鸡技术能人。但是,紧随而来的是销售难题。

由于家里离城里也比较远,王娟开着三轮车要三个小时才能到闹市区,手、脚全都冻僵了。她的土鸡价格比较高,体型又比较小,因此没有人理睬。于是她提着鸡笼在街道上转,一家家上门推销。

初具成效

经过她的努力,她养殖的土鸡慢慢开始被认可,而且每次都是很快就卖完了。现在都是客户上门来定,她只需要按时送货就可以了。

扩大规模

两年的时间里,王娟取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她的土鸡养殖也终于走上了正轨。

2012年底,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王娟决定给自己送一份大礼。那就是,成立“绿野土鸡养殖场”,在新的一年,王娟要扩大养殖规模。

共同致富

有了前两年的辛苦积累,王娟的养殖场效益像脱了线的氢气球一路飙升,这让周围的乡亲们羡慕不已。王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4年,她找到村支书周为民,说出自己的新想法。

周为民说:“王娟这个学生从大学毕业回来以后,经过自己的吃苦努力,总结经验、出去学技术,已经很成功地把她这个养殖业办好了,现在要带动我村三分之一的农户动起来了,发展养殖业。”

怎么带动大家一起干?王娟也有办法。她以自己的养鸡场为基础,又成立了“绿之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让更多的农户加入进来一起养鸡致富。更让养殖户们感动的是,从鸡苗到疾病预防和后期销售,王娟都为乡亲们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扶持。

蓬勃发展

王娟带着大家一起养鸡致富的决定不仅受到乡亲的欢迎,更让葫芦村的养鸡产业远近闻名,这里的土鸡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品牌,价格也涨了不少。

2015年底,王娟牵头成立的“绿之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还被评选为市区“创业孵化基地”。借着荣誉带来的支持,王娟筹划着未来的发展。她准备弄一个孵化基地,然后给村里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免费打疫苗,有啥病了,可以免费指导,卖不了,也可以代卖,让村里整个发展起来。

有了政策的扶持,下一步,王娟还打算扩大范围,在中药材种植、核桃深加工方面作文章,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同时,继续加大对村里贫困户的帮扶力度。

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小姑娘,一没经验、二没资金,白手起家,靠着自己肯学习、肯吃苦的劲头,不仅让自己增收致富了,最难能可贵的是她把自己的经验无偿地分享给他人,一来可以带动整个村子一起致富,二来她通过合作社扩大了规模,打出了品牌。这就是规模效应带来的经济红利。

王娟养鸡进一步扩大规模的时候,并没有单纯地从数量上下手,而是在转质增效上想了不少办法。换句话说,卖活鸡是卖,卖制作好的扒鸡,也是卖,再加工成鸡块还是卖,但是,这价钱可就差多了。

所以,如果您考虑养鸡挣不挣钱,其实还是得看您有没有高招,有没有想法啦!

Tags:钱都难 责任编辑:smil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他的火山口荔枝60元一斤,你行吗.. [下一篇]越努力,越幸运!残疾青年单手托..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