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给我们的印象一般是会做生意,很富有。浙江人也确实是这样,他们有着一种拼劲。在“十二五”期间,浙江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不管是卖烧饼、上大学,还是做电商浙江的农民都走出了不同寻常的致富路。其中很多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时刻准备着——继续上大学 最近浙江农民“回炉”去上大学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而且当地有人拿到了硕士文凭。可见浙江农民不但有拼劲,还注重对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的学习。在新时代下,利用现有便利资源,不断给自己充电,做一个新型农民,真是棒棒哒! 早在2013年12月,“浙江农民大学”授牌仪式就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这是全国首个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的省级农民大学,此后,在浙江全省各地都建起了农民学院和农民学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大学的培养主要以非学历为主,但也有学历教育。比如说浙江湖州就以农民学院为主平台,与农业部门开展合作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创新培训和认定办法,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扶持政策。同时,实施湖州农民学院“浙大农业推广硕士”项目,目前培育农推硕士班三届共93名学员,并有60名学员获得硕士学位。 
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充电 很多人认为,这种农民上大学的形式很虚,没有用处。其实不然,通过这样的学习,农民创业就业的能力可以得到稳步增强,经过培训的新型农民回村后,不仅为乡村带去了新技术和新观念,更能发挥带头作用,一大批“农创客”和农业致富带头人脱颖而出。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各个地方的职业农民培训计划体系比较完善,若对此感兴趣,并符合当地培训的要求,可以抓住机遇好好学习一下。给自己充电,为自己的创业致富之路添砖加瓦。小编语录:知识是无穷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苛求知识的欲望。把握机会,不断学习,时刻为自己充电,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创业路上,少一些坎坷,多一些思路。加油吧,我们每一个人!O(∩_∩)O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实习编辑:赵秀丽 责任编辑:王居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