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这种经济作物未来五年这样种,稳赚不赔!
2016-06-27   来源:思茅农批网  作者:曾经   字体:【 】  浏览:44次   评论:0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农业部印发的《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中,我国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主要产区将面临重大调整,棉花、油料、糖料、蔬菜作物将面临愈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经济作物“不经济”将成为常态。那么,未来五年经济作物该怎样种?农民能否从中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小编带您关注:收益下降的油料作物

农业发展“五要素”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农业正朝着平稳健康的方向发展。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我国农业发展,只要把握“五个字”就可以了。这五个字分别是:调、转、去、补、降。具体来说,就是调结构、转方式、去库存、补短板、降成本

“调结构”

有些作物产量太多,价格上不去,要调减;有些作物供给不足,但市场需求旺盛,要增加;有些地区不适合种植某作物,要改种其他,这些都属于调结构。

“转方式”

就是说,过去农业发展主要依靠人力投入、政府补贴、资源消耗,但是弊端逐渐显现,我们的生产经营方式要有所转变。

“去库存”

主要是说,过去国家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大量农产品积压在仓库里,却没有市场,所以要通过政策引导,去掉积压的库存。

“补短板”

就是直面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诸多不足,比如,农机使用率偏低、生产规模较小、缺乏优质品牌等等,我们要在“十三五”期间努力补齐。

“降成本”

现在,劳动力成本在提升,我们大量地消耗水、化肥、农药,这些都是高昂的成本。未来,我们必须降低。总之,就是农民朋友要积极主动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变化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这五点主要是针对农业的新形势、新变化而提出。经济作物好像越来越不经济,这就是一个新变化。比如,油料作物,其中面积最大的就要数油菜,涉及长江黄河流域十几个省份。我国的菜籽总产量超过世界的四分之一。从去年开始,种植油菜的农户明显感觉不赚钱了。

油料作物为啥不赚钱了?

去年,国家取消了菜籽临时收储政策。这样一来,油菜籽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农民的收益自然降低了。在我国,油菜是国产食用植物油的第一大来源。2008年开始,我国对油菜籽实行托市收购政策。国产油菜籽享受国家财政补贴保护,每斤价格在2元以上,而进口油菜籽每斤价格在1.5元左右。临储政策提高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2015年,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画上句号,因为价格下滑,每斤油菜籽收购价比上年少了近1元。严峻的考验来了。以湖北为例,一亩田产300多斤油菜籽,大约只能卖五六百元。而成本就需要三四百元,加上土地流转费用,基本上是亏钱的。

前几年,由于国家有价格保护,农民种植意愿很强烈,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国家收储菜籽的压力大,而国外进口的菜籽价格更加低,加工企业不愿意收购国产菜籽。为了保持我国植物油的市场竞争力,也为了让市场来自发调节种植规模,于是去年,持续八年的临储政策正式结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国产菜籽的种植成本高于国际,所以明显缺乏竞争力

那么,农民朋友有没有可能在生产环节通过降低成本,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如何提高竞争力?关于这一点,我们来听听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所李国祥研究员的分析。

李国祥研究员:“我国的棉花、油料和糖,现在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外的进口对于中国本土市场的冲击非常明显。我认为现在中国主要经济作物的布局一方面取决于你的比较优势,另一个要取决于你的规模优势,如果你的规模优势体现不出来,那么将来我们在市场竞争当中啊,无论面对国际竞争还是国内竞争,作为一个微观主体都很难生存。

我比较了一下中国和美国一部分农产品的单位亩效益,我发现在价格上,我们的农产品和美国相比确实有差异,但这个差异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是我们每亩的效益,要跟人家差上几倍甚至十倍,这是为什么?主要就是我们的规模不如别人

通过分析李国祥研究员的话,我们能看出,如何让经济作物,真正体现出经济优势?有两大要点:

关键词: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可以形象理解为这个地方的光照、土壤、水分和种植习惯恰好都符合这一作物的生长特点,这叫地理位置上的得天独厚。

关键词:规模优势

在河南和江西部分地区,临储政策取消后农民叫苦不迭,纷纷调整结构改种其他,但在湖北和四川、重庆地区,受到的冲击并不很大,原因就在于种植规模的差异

李国祥研究员讲的“单位亩效益”正是和规模有关。我们打个比方,如果拥有上千亩土地,那么每亩的收益能有几十元,效益就很好,因为规模经营能获得数万元的收益。但如果只有30亩地,每亩的净利润即便有一两百元话,收益还不到一万元。

“单位亩效益”结合“生产规模”,才是大家的效益。油料产业也要结合起来思考才行。农业部印发的《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中也有类似的建议和部署,我们来了解下: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提出,要稳定长江流域油菜、花生面积和黄淮海花生面积,因地制宜扩大东北农牧交错区花生面积。到2020年,油菜面积稳定在1亿亩左右,花生面积稳定在7000万亩左右。同时,要因地制宜发展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的油葵、芝麻、胡麻等小宗油料作物,积极发展高油玉米,充分利用棉籽、米糠等原料,增加新油源

农业部的对未来五年油料作物的规划,可以用八个字概括:“两油为主、多油并举”。对于长江流域还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还可以继续种植油菜,对于黄淮海地区和东北农牧交错区,大家还可以继续种花生。

对于南方不少习惯了种油菜的农民来说,采用油菜+水稻+红薯轮作的方法,能够避免土地冬闲,增加效益;也可以发展饲用油菜,实现种养结合,也能收获不错的回报。

同时,我国优质植物油的来源并不止菜籽油。随着消费结构的多元化,花生油、大豆油、麻油、向日葵油,甚至是国家鼓励种植的高油玉米,都会成为餐桌上植物油的重要来源。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小编来总结:把握好未来农业发展五个字,做到单位亩效益和规模效益并重,相信农民朋友们一定能走出油料作物眼前的困境,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实习编辑:王婉媚

编辑:张程

责任编辑:王慧

找到我们:

微博、微信名都叫《致富帮》

《致富青年帮》广播节目收听:

中波收听:AM720(华北、华东部分地区)

网上收听:央广网(www.cnr.cn或county.cnr.cn)

致富帮,助您

打开财富之门,点亮人生梦想!

Tags:经济作 五年 责任编辑:曾经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玉米价补政策只剩最后一只靴子,.. [下一篇]有标准还有证书,打造这种高端食..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