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农业部印发的《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中,我国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主要产区将面临重大调整,而蔗糖的价格也在不断下跌。我们蔗农朋友应该怎样看待现在的蔗糖市场?怎么才能从中致富?致富青年帮为您揭秘! 
丰产不丰收的原因 从1978年到2013年,我国糖料蔗的单位亩产和总产量一直在不断提高,但是蔗农的收益却在不断下滑。这是为什么呢? 1.资源条件差 目前我国种植糖料蔗作物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两省,这两个地方坡地和丘陵地很多,土地相对贫瘠,缺乏灌溉排水等基础设施,所以一旦遭受天气不测,产量就会受到影响。尤其是今年的极端天气比较多,春天的倒春寒,夏天的暴雨,都会造成明显减产。 2.缺乏优良品种 近年来,各地虽然培育出一些新品种,在产量、糖分、抗逆性等单一性状方面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应对气候风险能力还不够强。种植品种单一,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病害,就会增加大面积传播的风险。 
3.机械化程度偏低 这是我国经济作物种植普遍存在的硬伤,但是短期内很难解决。广西、云南的机播率分别是27.1%和7.6%,机收率仅为4.3%和0.3%。另外,田块小、平整度差,多数地块条件都不适宜机械化作业要求。随着现在农村的用工成本越来越高,肯定会抬高蔗农的生产成本。 4.糖厂加工生产能力相对不足 我国中小糖厂偏多,压榨能力相对不足,吨糖生产成本要高于主要食糖出口国,这使得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另外,我国糖厂在加工过程中,大多以加工白糖为主,产品种类也单一,附加值低,一旦市场销量不足、糖价降低,生产经营就会陷入困境。 
为何国家不放弃糖产业? 一方面我国自身的生产能力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国际食糖比较优势凸显,为何我们仍不能放弃糖产业呢?我们来看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杨本鹏主任的见解。 “如果我国要放弃糖产业,那就涉及到10万农户,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生活会更困难,因为种不了别的东西。土地贫瘠的地方还是要选择适宜的作物,甘蔗就是弥补了这些地方。其次是制糖企业2亿多的资产将报废,3000多职工下岗。一个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要在一个地区要有新的替代作物和产业,一定要经过科学认真的论证和实践,再下决心来调。” 
国家给出了哪些建议? 转型与不转型,都会触动利益,带来一定程度的阵痛。究竟怎么办?国家又有哪些建议呢? 在《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稳定糖料蔗作物的种植面积。通过完善甘蔗价格形成机制,集成配套以机械收割等为主的节本增效技术,调动农民种植甘蔗积极性。重点是要稳定广西、云南等优势产区,适当调减不具备比较优势的甘蔗产区。 同时,要做好“双提双增”工作,着力提高单产、提高含糖率,增加产量、增加效益,加快选育高产高糖抗逆及适宜机械收割的新品种,大力推广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提高单产、提高品质与效益。 
调结构注定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一项需要通盘考虑、顶层设计的大战略。对于农民朋友来说,小编给您分享一句马云曾经说过的话:今天也许很残酷,明天会更残酷,但后天会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都会在明天倒下。希望广大蔗农朋友们坚持住! 同时,小编也要提醒您:如果打算放弃转型,就请立即果断调整,毫不犹豫;但如果坚持,就要遵循国家政策,坚持到底。时间一定会很漫长,但是在经历阵痛之后,我国的蔗糖产业终将苦尽甘来,迎来春天! 实习编辑:钱绯璠 编辑:张程 责任编辑:王慧 找到我们: 微博、微信名都叫《致富帮》 《致富青年帮》广播节目收听: 中波收听:AM720(华北、华东部分地区) 网上收听:央广网(www.cnr.cn或county.cnr.cn) 致富帮,助您 打开财富之门,点亮人生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