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6日,清新区禾云镇桂湖村砂糖桔种植户龙先生爆料称,自己一直按传统经验来种植砂糖桔,但不知为何,最近,他种植的上千棵砂糖桔出现了严重的落果现象。究竟是何因? 7月6日,清新区科协的技术人员温则国来到龙先生的果场,看到大部分的果树下面都散落着很多掉下来的果子。龙先生说掉果量已经接近三分之一。按照去年果场总产量15万斤来计算,今年的产量将减少约5万斤。 “今年掉果最厉害,6月28日到现在还在落。往年端午节后就没什么落果了。”龙先生说,他种植砂糖桔已有13个年头了,今年一共种了约1800棵砂糖桔树,种植和打理方法与以往几乎无出入,偏偏今年落果严重超出了预期。 “是不是肥料出了问题?”龙先生百思不得其解,他怀疑是今年换了新品种叶面肥所致。 温则国仔细查看果树后,告诉龙先生及记者,此次落果现象主要是第二次生理落果推迟所致。正常来讲,每年农历4月初和5月初,砂糖桔都会出现生理落果。按照传统的经验,龙先生在4月20日左右对果树进行了环割,但今年受天气影响,并不适宜这样的做法。 “雨水过多,太阳不足,养分积蓄得少了,所以天气问题使第二次生理落果推迟了。按今年的天气,环割也应该相应推迟时间,如果是5月前环割,落果就严重了。”温则国说。 温则国说,受天气影响,最近也接到不少农户反映类似的情况,但都不太严重,而因为龙先生的果场较为偏远,昼夜温差更大,所以落果更为明显,“目前的对策就是要注意夏梢的问题、杀梢或者抹梢,注意夏梢的控制,同时打多一两次以高钾高钙为主的叶面肥,结合病虫害防治”。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如有侵权请与农财网农化宝典后台联系。 
对于上述话题,你也有话要说?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真知灼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