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当中国人在全球热情“买买买”之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也走向世界。一些海外的中国员工回国,常常会有外国同事央求代购中国国货。对于这种现象,有人形象地称为“逆代购”。 “逆代购”风生水起,国货受宠于海外 除了手机、无人机,“逆代购”的国货还有成名已久的“老干妈”、也有久负盛名的青啤、“神一般存在”的辣条,等等。这些国货之所以能塞满海外消费者的购物清单,自然与国货价廉物美、有口皆碑相关。而且很多都是涉农的产品。 
很多年前,一位美国记者出版了一本书《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描绘了一个实验:整整一年不再购买“中国制造”,行不行?得出的“沉重”结论是,没有中国商品你也可以照样生活下去,但你的生活会越来越麻烦,而且家庭开支也会大大增加。 这是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体验,代表了不少外国家庭的真实感受。 
“中国制造”处处可见,“中国品牌”芳踪难觅 但是,海外畅销国货较多地集中在吃穿用领域,处在市场中低端,尽管不愁销路,但并未形成足够的品牌效应。“逆代购”风生水起,实际更说明品牌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就说说,这个品牌该怎么打造。品牌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体现国家实力。虽然在全球各大知名商场,“中国制造”的身影处处可见,可“中国品牌”却芳踪难觅。这反映出一个现实:我们是制造大国,却是品牌小国。作为制造业总量全球第一大国,我国有了更多的制造实力,也应有理由打造出更多中国品牌,让中国品牌唱响全球。 
中国产品转变为中国品牌 打造响当当的中国品牌,靠的是自主创新,靠的是制度保障。如果说,贴牌是很难省略的发展阶段,那么依靠强大的科研力量,不断寻求技术突破,就一定要从贴牌过渡到创牌,同时加大对现有国产品牌的保护力度。 
去年5月,《中国制造2025》公布,这是我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实施一年多来,在一些领域已见成效。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再到品牌强国,注定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实习编辑:翟玉宁 编辑:张程 责任编辑:王慧 找到我们: 微博、微信名都叫《致富帮》 《致富青年帮》广播节目收听: 中波收听:AM720(华北、华东部分地区) 网上收听:央广网(www.cnr.cn或county.cnr.cn) 致富帮,助您
打开财富之门,点亮人生梦想! 作者:头条号 / 致富帮 链接:http://toutiao.com/i6314873298865881601/ 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