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筠连县腾达镇新民村海拔从500米到1000米,是典型的山区、条件差。有建卡贫困户79户333人,在过去致富对于这里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直到一个人的出现,让当地人看到了希望——这个人就是张隆学。别人的致富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可他的致富路,却是被逼出来的。 为筹医药费,无奈走上致富路 张隆学过去在村里也像大家一样,靠着几亩薄田勉强度日,但是,母亲突然生病带来的巨大的医药费开销一下子让这个家庭无法承受。如果努力致富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张隆学决定拼一把。 但是,光是决定致富,没有好的项目也是徒劳。张隆学决定找村里的高人给指点指点。于是,张隆学找到了村支书熊代华给自己出出主意。熊代华听了张隆学的想法之后,认为他可以发展养牛业:“你既然没有别的项目,你有养牛的手艺,为何不在养牛上下功夫呢?一年养殖两头母牛,至少有一头母牛下崽,价值5000块钱,那为何不多养几头呢?两三年后你就可以脱贫了。” 
听了熊代华的建议,张隆学很受触动。俗话说:找准病根,对症下药,这才能真正找准脱贫致富路。但是,又有新的问题在等待着张隆学。 肉牛产业确实不错,但是需要投入一笔资金,数额不小,张隆学自己无法承担。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张隆学成功地在银行办理了5万元贷款,加上在“村级产业发展互助资金”里借了2万元,还有政府补贴的3万多元牛棚建设资金。张隆学在村里把肉牛养殖发展了起来,成了村里第一个做出改变的人。 说到现在自己的肉牛产业养殖规模,张隆学很开心:“我现在有8个公牛,我计划今年下半年最低都要出栏6个,直接收入就是5、6万元,我的周转资金就能周转过来,然后我这14个沙牛(母牛),到了明年下半年最低有个6、7头牛犊是有的,喂成大牛来卖,就是10多万元。” 
不安于享受,贫困户志向远大 张隆学有了资金和帮助,靠着自己的努力成功地把肉牛产业发展了起来。有了钱,生活宽裕了,一个艰难的选择就摆在了他和家人的面前——张隆学自己家住在几十年的木瓦房里,家里的亲戚都劝他,有钱了可以改善一下生活条件,让老母亲也享享福。 可张隆学却有着和他们不一样的想法:“我现在没必要修房子,我假如把喂牛的这10几万拿来修房,我房子修好了也会没有钱,我想到的是现在政策那么好,各级领导对我也很关心,我就想把这10几万拿来搞养殖,再过几年赚到钱了,养殖成功了,我再慢慢修这个房子。” 
虽然身边的亲戚不理解张隆学,可是村里的干部都很支持他。先找致富路,再修房,有钱什么都不难。张隆学觉得,有了政府支持,找到了好的致富项目,还不够,要真正走上致富路,更需要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 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张隆学的心里也有一番盘算:“现在的政府那么好,鼓励我搞养殖之路,现在我靠我这一双手把牛养好了,走上了富裕之路。如果把政府支持我的这点钱乱花了,我这个贫困户,一直都会贫困下去,把养殖搞好才是我唯一的出路。” 小编话致富 眼光放长远,很多时候是一个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当大家在创业致富的过程中,赚了第一桶金后就放弃,结果很有可能因为停滞不前坐享其成就又一次陷入贫困。张隆学的致富经验告诉了我们两个道理: 1.脱贫也好,致富也好。国家可以提供很多帮助,但是首先你自己要愿意吃苦,愿意动起来,要有一颗想致富的心。 2.真正获得第一次成功之后,也要把这份勤劳致富的习惯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长远的致富。要有未来意识,不要在根基未稳时,就先琢磨着如何享受。 实习编辑:王婉媚 编辑:王居蔚 责任编辑:王慧 *找到我们*: 微博、微信名都叫《致富帮》 《致富青年帮》广播节目收听: 中波收听:AM720(华北、华东部分地区) 网上收听:央广网(www.cnr.cn或county.cnr.cn) 致富帮,助您 打开财富之门,点亮人生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