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我国已经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总人口中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经接近15%,比2000年6.96%的占比高出一半还要多。预计202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或从目前的2亿左右上升到3亿左右。但是是我国养老条件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养老问题不仅仅是个人家庭问题,更关乎国家经济的发展。 因此,办养老机构或者发展养老服务相关的产业,或许是致富不错的突破口。而且,地方和国家层面也出台过相关的政策来鼓励大家发展相关的产业。去年,民政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十部委就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目的就是鼓励民间资本在城镇社区举办或运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最近,山西省出台了《进一步支持服务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今后高等院校与经认定的服务业企业合作建立教育实践基地,重点培养养老服务、居民和家庭服务等专业人才的,将给予50万元-100万元奖励。
那么,我国目前的养老模式都有哪些呢? 我国很多地区,包括一些金融机构在养老模式的探索中都有值得关注的亮点。目前,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构成我国养老的三种基本模式,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居家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一)家庭养老,即老年人居住在家庭中,主要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提供赡养服务的养老模式。该种模式适合不愿意脱离熟悉环境且子女有经济能力、闲暇时间、照顾精力和照顾意愿的老年人。 (二)机构养老,即将老人集中在专门的养老机构中养老的模式。该模式的优点在于通过集中管理,能够使老年人得到专业化的照顾和医疗护理服务,无障碍的居住环境设计也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缺点在于容易造成老人与子女、亲朋好友间情感的缺失,而且成本较高。 (三)社区居家养老,即老人居住在家中,由社会来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居家养老模式将居家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老年人既能继续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又能得到适当的生活和精神照顾,免除后顾之忧。该种模式适合子女无暇照顾,有一定自理能力且不愿意离开原有熟悉环境的老年人。 
国外有哪些养老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互助养老是指老人与家庭外的其他人或同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相互扶持、相互照顾的模式。它具体包括老年人结伴而居的拼家养老、社区内成员相互照顾的社区互助养老等很多形式。在德国,有很多老年人共同购买一栋别墅,分户而居,由相对年轻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还有的地方安排了一些大学生和独居老人合住,由大学生照顾老人。瑞士也建立了很多“结伴而居”的“室友之家”。 国外很多老人退休后,喜欢到各地去欣赏秀美景色,体会不同的风土民情,从而在旅游过程中实现了养老。旅游机构也乐于为老年人服务,并通过与各地的养老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医、食、住、行、玩等一系列周到服务,使老人免除游玩中的后顾之忧。 
候鸟式养老是指老年人像候鸟一样随着季节和时令的变化而变换生活地点的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总能使老年人享受到最好的气候条件和最优美的生活环境。美国的佛罗里达,日本的福冈、北海道,韩国的济洲岛都是老年人相对集中的“迁徙”目的地。 异地养老是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利用移入地和移出地不同地域的房价、生活费用标准等的差异或利用环境、气候等条件的差别,以移居并适度集中方式养老。如美国就建立了大量的“退休新镇”、“退休新村”,吸引老人移居养老。 乡村田园养老:乡村的空气新鲜、生态环境优越、生活成本低廉。国外一些喜欢大自然的老年人退休后会选择在乡村的田园、牧场、小镇等地养老,每日养花弄草、游山嬉水,颐养天年。 小编建议
随着我国人口进一步老龄化,结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办养老机构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给大家三点建议: 一,选择合适的地点,要选择生态条件好的地方来开办这样的场所,因为生态条件是很多老年人选择养老场所的第一选择; 二,选择合适的养老模式,充分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养老模式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既要看到各种模式的优点,也要看到其中的不足,通过综合评判加以选择。 三,要有配套的娱乐设施和医疗条件。既要让老人身心娱乐,同时如果老人生病了,也能及时解决。 实习编辑:程玲华 编辑:孟然 责任编辑:王慧 找到我们: 微博、微信名都叫《致富帮》 《致富青年帮》广播节目收听: 中波收听:AM720(华北、华东部分地区) 网上收听:央广网(www.cnr.cn或county.cnr.cn) 致富帮,助您 打开财富之门,点亮人生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