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生鲜电商,你不可不知的三个大坑
2016-09-30   来源:枣庄农批网  作者:台风爆   字体:【 】  浏览:82次   评论:0

近年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然而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只有1%实现盈利,4%持平,88%亏损,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那么生鲜电商会是死路一条吗?农产品电商究竟应该如何循序渐进地发展?

一、为何生鲜电商被视作厮杀激烈的风口?

过去农民获利渠道一般都是,把农产品先以“地头价”卖给经纪人,再由经纪人去寻找市场销路,总体来说农民卖的是成本价,赚的是辛苦钱。

而有了农村电商之后,农民自己也可以网上开店,如果农产品销量不错,赢得了口碑、品牌,手里就会把握更多利润空间。

正是基于诸多便利,这几年从政府到社会资本,都在布局农村电商。

二、生鲜电商生存的三大瓶颈

从农村电商过渡到生鲜电商,原本看起来应该是一马平川。大家都希望能把鲜活农产品以更高的价格、更快的速度、更强大的品质保证送到消费者手中。但为什么实践起来还会这么难呢?

电商专家 共青团陕西省委农工部部长魏延安

介绍说,生鲜电商长期以来,一直有三个大坑:

(一)贵的要死的运输成本。(大家试想一下生鲜电商如果卖的是新疆哈密瓜、阳澄湖大闸蟹,理论上须在24小时内把产品快递到消费者手中,这个成本会有多少?)

(二)什么都解决不了的损耗。外行人进入生鲜电商听毛利润能达到40%到60%,全都赔了才发现,原来损耗也是40%左右,这样一比较就知道,还有利润吗?(生鲜农产品对产品包装的要求极为严格,在运输途中发生磕碰、损坏、变质,成本只能由商家自行承担。且40%损耗率是目前全行业的平均水平,影响可想而知。)

(三)产品不标准。绝大部分农产品的生产都还跟不上电商的要求。吹的越好,跌得越凶,归根结底,模式有问题。

说了这么多生鲜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有办法解决呢?农民朋友做电商,有没有更容易的途径呢?别急,先看一个案例!

三、“青年菜君”电商成败始末

2013年,任牧还在一家IT公司打工。他拖着一身疲惫下班时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在地铁口创办一家半成品净菜的实体店,让打工一族能吃上健康的晚餐?

于是,任牧与另外两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以O2O的模式、亲民的价格销售半成品净菜,取名“青年菜君”,很快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和社会资本的关注。2014年荣获“盐商杯”创业大赛一等奖,收获100万奖金;当年9月还收获A轮融资,拿到1000万元人民币。去年3月,获得数百万美金的B轮投资。但时至今日,却面临拖欠薪水的资金危机,即将破产清算。

这种貌似时尚前卫的生鲜电商发展模式背后潜藏的问题也很多。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任牧败给了生鲜电商的高成本,还错误地把少数消费者的需求当作了大众需求。

如果大家有烹饪习惯,一般会自己去超市、菜市场买菜。而对于那些平时基本不生火做饭的人,下班以后到附近的小饭馆就解决了。

而净菜在准备好后,一旦当天不能卖出去,就只能扔掉,损失只能创业者自己承担。如果从时间成本来计算,就只“省去了洗菜的时间”,制作净菜的采购、加工、配送成本却很高,卖出的价格并不算高。这样长期消耗,即便有再多的风投愿意注资,依然经不起市场考验。

四、为什么电商和传统农业并不匹配?

为什么农村电商的成长会屡遭坎坷?为什么工业消费品的售卖触网就灵呢?

共青团陕西省委农工部部长 魏延安介绍:目前电商整个的交易体系本来就是给城市或者工业品设计的,只是后来我们发现,农村农产品也可以做电商,所以就把电商从城市延伸到了农村。

但这个过程中很容易不匹配、不适应、不顺畅。更重要的是差距:中国的农业还在19世纪,而电商在21世纪。凡是能做电商销售的产品,要过的第一关就是标准化,而千家万户农业小生产,怎么能实现标准化呢?

五、农民该如何利用互联网挣钱?

农村电商的发展面临这么多问题,大家到底该如何从“互联网+”的风口中获利呢?那就是门槛更低的微商。

微商的销售渠道是通过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晒出农产品,真的会有城市消费者关注吗?

共青团陕西省委农工部部长 魏延安

所有的农民发的朋友圈试图去卖的农产品,最终都卖给了城里人,为什么呢?因为年轻人都在城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熟人圈子,一个天然可以信赖的朋友圈。

在朋友圈卖东西,背后的奥秘就是两个关键词:“扩散”和“口碑”。

对于大多数农民朋友来说,缺乏接触互联网的机会和经验,相比起淘宝、京东电商,选择微商显然是一个投入成本更低,更容易上手的起点。也更符合农村“熟人社会”的特点。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熟人圈子”,大家就不再苛求农产品必须规格一致、包装精良,彼此有了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这也有利于消费者更加真实、客观地看待农业与农产品安全。

微店还能应对农产品难以标准化的问题。因为体量小、规模小,沟通方便,反而船小好调头。

已经拥有超过9亿用户的微信既是社交工具,也是公开的集贸市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当你学会了使用微商,其实就等于掌握了那根足以撬动市场的杠杆,在这里,再小的品牌都容易找到自己的粉丝,也都具有被传播的价值。

实习编辑:曹爽

编辑:王居蔚

责任编辑:王慧

*找到我们*:

微博、微信名都叫《致富帮》

《致富青年帮》广播节目收听:

中波收听:AM720(华北、华东部分地区)

网上收听:央广网(www.cnr.cn或county.cnr.cn)

致富帮,助您 打开财富之门,点亮人生梦想!

作者:头条号 / 致富帮

链接:http://toutiao.com/i6331223823156773378/

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Tags: 责任编辑:台风爆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秋收时节再遇秸秆难题,国家给出.. [下一篇]一棵梨树结四种果!一种葡萄敢往..

最近访客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