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芦山:实施“农业富县”战略 引领群众致富增收
2016-12-19   来源:阿里农批网  作者:小00   字体:【 】  浏览:45次   评论:0

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芦山县委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坚持推进城乡统筹、“两化”互动、三产共融、“四化”同步发展,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在全县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之际,2013年4月20日,芦山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怀下,在省市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芦山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目标,危难中共克时艰,困境中不屈奋起,挑战中砥砺前行,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为国家层面研究出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指导性政策法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样本,有力践行了“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重建新路子。我们今天的“回眸发展路 喜迎党代会”系列报道 ----播出芦山:实施“农业富县”战略 引领群众致富增收。

五年来,芦山县紧紧抓住灾后重建机遇,依托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打开了农业产业长足发展新局面,不仅让群众住上好房子,更要让群众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牢固树立抓重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深入实施“农业富县”战略,引领群众致富增收。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芦山县立足资源禀赋,依托生态优势,突出特色产业,优化农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以茶叶、猕猴桃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火炬山猕猴桃特有的香甜吸引了无数回头客,果子每年都供不应求,依托如今的猕猴桃种植产业,火炬村村民走上了越来越宽广的致富路。目前全村320多户村民中,已有百余户村民从事猕猴桃种植,种植面积达到1500余亩。

除了猕猴桃种植,芦山县特色农业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家庭农场便是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的其中之一。在灾后恢复重建政策的扶持下,龙门乡红星村大水井组村民张元超重振信心开办家庭农场,通过种养结合的形式发展葡萄示范园、优质红心猕猴桃种植园。家庭农场经过3年精心培育,发展壮大,在今年挂果期间,迎来了大批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

积极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建设。五年来,芦山县基本建成两个万亿元产业示范区,五大特色产业规模达14.2万亩,改变了芦山农业产也不成规模、不成体系的面貌,成功建成全市唯一的省级农业示范园。

作为灾后重建中引进的食品深加工企业,四川淮南堂食品有限公司如今已经在农业示范园区内打下了发展的基础,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子,群众们纷纷实现了在家门口挣钱的愿望。

公司近百名制作工人中,百分之95以上的都是本地居民,对带动群众返乡、就近就业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下一步的规划中,淮南堂食品厂还将建设二期、三期生产车间,加工我县特色农副产品,实现原料就地、生产就地、用工就地的全新生产模式,实现村企共建,带动群众致富奔康。

五年来,芦山县成功创建国家有机农业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县和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农业品牌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农业的发展,产业的培育,有效推动了县城经济持续发展,托起了群众致富奔康的希望,让群众不仅是住上了好房子,还将继续实实在在地过上好日子。

Tags:芦山 实施 农业富 富增收 责任编辑:小00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想做电商平台的农业人,请研究两.. [下一篇]致富新项目 生砸无蔓金丝瓜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