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想做电商平台的农业人,请研究两个案例:1.拼好货,2.维农
2017-03-06   来源:哈尔滨农批网  作者:long   字体:【 】  浏览:53次   评论:0

想做农产品生意又想着可以为农民致富,这是最有趣的观点!

我来举个栗子!

一,我先截取原文第一段,大家体会下“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考场,似乎已成数万亿生鲜农产品市场的常态。

2015年,在经历99%的生鲜电商亏损、烧钱,甚至“再也不碰生鲜电商”的诸多生鲜创业者的“痛悟”后,依然挡不住2016年生鲜电商市场爆发激烈的卡位战。”

很明显他在论述之前要先把自己议论的话题炒热。99%这个数字是无法统计的,但我也并不是来‘挑骨头’的。

让我们来看一些有办法统计的数字:“

得益于生鲜品类做电商具备“海量、刚需、高频”的三方面天然优势,业内人士认为,生鲜正在成为拉动电商发展的新动力品类。

易观国际报告显示,2015年国内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超过544亿元,增速达90%以上。业内实战人士预测,未来2年,国内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将保持不低于100-150%的快速增长。

天猫生鲜总经理何春雷预判,网购生鲜“大爆发”将在今年下半年或最晚明年上半年就会出现。

此项判断得到业内的认同。”

请问各位,现在国内经济的状态,能有100%增速的行业多吗,少的可怜。这让我想起了小米公司在创业初期,中国智能机市场的增速,也就是在同期,APP井喷式爆发。再看更好的论述支持

上海东航快递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洪以其观察到的东航货运商品变化轨迹佐证。

方洪说,10年前,货运飞机运得最多的商品是各种衣服;5年前,手机和iPad、笔记本电脑等数码类电子产品反超服装成为航空货运大头。现在,机舱里的主角变成了各种水果、进口海鲜、牛肉等生鲜。而这类进口生鲜数量在逐年递增。”

请自己脑补一个曲线图。

对不起,你的曲线图不成立。

10年前淘宝上的服装销售,有几件是靠补贴走量的呢?我知道的也只是通过冲Q币这个方式来刷钻。如今的互联网环境又如何呢。1元一个苹果,圣诞节当天一口气卖十万份。估计这个行业一半的销售量都是通过赔本赚吆喝产生的。但事实总是很残酷——吆喝没赚到!

注意,<重点>来了。要想做起来,活下去,你尽量让自己在以下三种队伍中。

A 流量大平台,天猫,京东这种就不用说了,你也可以是饮食论坛,菜谱社区等等,总之在线上有了不起的流量让你玩。

B 古有凉茶秘方,今有纯净水源。你总要让产品处于不败之地,也好让消费者有个选择你的理由撒。无论是地域性品牌:五常大米,还是电商后起之秀:切糕王子。好产品是行业的根基。

C 兵法云:出奇制胜。 想要做电商平台的家伙们,请研究两个案例1,拼好货 2,维农。看看活下来的平台是怎样在模式上创新的。

再来,<抛砖只为引坑>

大多数做贸易的公司看到A和B一定很头疼。直接PASS掉。迅速的做商城,开发平台,参照各种竞品,产品功能,运营手段应有尽有。只要能做得全做一遍,各种试错。摸着石头过河没有错,你以为国家的五年规划就是开个会那么简单。你到没到试错的阶段?没有模式没有战略,试什么错,你知道错在哪吗?

太多公司,典型的“战术上的勤奋替代战略上的懒惰”,我听过最愚蠢的一句话就是:没有方向怎么办,没方向就不往下做了吗。这就是暗示你,闭着眼也要向前走。很简单,没方向就讨论方向,一天不行就一周,一周不行就一个月。这个气魄都没有,活该白挨累。

作为一个新平台,请了阿里的人,把各种运营方法提上日程,可惜,对不起,你一千万人民币换来的流量,还没淘宝一个店铺大。重点是,手里的商品很一般,质量把控不到位,售后服务不到位,一千万=十万个被你得罪的客户。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

产品,物流, 服务 这三个环节你需要找准一个点,大部分人都盯着服务这一项,并不想在产品上花时间。 前边说到的ABC。AB都是要花时间去研究积累的。只有C看起来可以一夜成名,所以大家不约而同的去踩了无数没有价值的坑。服务是最简单的,又是最讲究技巧的。你只看到了简单的部分,却并不知道用什么技巧。

如果需要我给出有用的建议,在你没有想出技巧前,不要搭建电子服务平台。这会为你节省万贯家财。

<回到本真 产品为王>

线上渠道和流量,已经被‘网络地产商’瓜分完了,你想在做地产生意,真的是天方夜谭了。除非你8岁时成为黑客,15岁财富自由。

平凡的我们最后还是要回归到兢兢业业做产品的角色上。参考下文

“一,消费者需求发生了变化,生鲜商品已从原料和食材转向食品;二,整个电商发展趋势已从原来的运营商品转向运营顾客。

上线不足两年做到天猫线上牛排Top1的中和澳亚(天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龙告诉《商业观察家》,对于旗下“比夫家人”品牌而言,简单易做的调理性牛排卖得最好,复购率达20%。

从去年的生鲜网购数据看,比如调理性牛排、三文鱼等加工食品卖得非常好。”

大家不常长说,要找到需求,要理解用户吗?

第一个问题:逛市场买菜的都是什么人?网购的又是什么人?这种供给偏差你了解过吗,你找到又网购又逛菜市场的人,这种生意会有前途吗。

第二个问题:逛菜市场有什么问题没有?1,买不到什么,2,是不是想买不会做,3,水果蔬菜不新鲜,4,有农药,不安全?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平台都依赖爆款,你站在市场的角度解决了用户问题,却没解决产品问题。

说到最后,希望2016大家都能有个好方向。

(来源:知乎,作者:境宣)

Tags:平台的 农业人 维农 责任编辑:long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金沙县:培育新型农业主体 带动群.. [下一篇]芦山:实施“农业富县”战略 引领..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