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到底应该怎样发展才能开启致富天地呢?广西的田阳县的芒果产业已逐步形成了产业化发展格局。群众依靠芒果产业,一家人的年收入高达50万元。小编就带您去了解一下当地如何把当地的特色产业——芒果产业做大做强。 1.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地处广西西部的田阳县是中国第一个芒果之乡,属于广西革命老区百色市,百色市地处右江河谷腹地,右江河谷是与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齐名的中国最好的三大热带季风地区之一,夏无台风,冬季无霜冻,被誉为“天然大温室、大粮仓、大菜园、大果园”,最合适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区域。 利用右江河谷独特的气候资源和优越的土地条件,经过30多年的发展,广西田阳的芒果产业已逐步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格局。 
近年来,农户们通过成立合作社,统一给农户技术指导,并且跟紧时代步伐,与水果电商合作,增大芒果的销量、销路。 2.指导果农管理果园 在田阳县那坡镇尚兴村的芒果标准化生产基地,两千亩近八万株芒果树已进入采摘时节。 2009年,在种芒大户莫文珍的带领下,当地农户成立了七月香芒果专业合作社,统一进行技术学习、技术管理,让芒果增产增收。 如今,莫文珍一家通过种植80亩近4000株芒果树,一年就可以收入五六十万元。他认为,要增收、要致富,技术管理到位是第一步。 
莫文珍:我们现在的合作社以服务型指导果农,指导他们管理、修剪、施肥到用药都统一,我们用的都是农家肥,随便挖地下都有牛羊粪。芒果的管理环节是一环扣一环的,从元月份到六月份成熟阶段,非常关键,必须要把这个技术做到位,这个也就是通过技术管理提升了以后,果子才能长得好。 
在种植当中,莫文珍还推进了芒果无病健康苗木繁育建设,引进了金煌芒、金兴芒、彬林一号、台农一号、新世纪芒、凯特芒、热农一号等一批适合当地发展的优质品种。 
同时,实施芒果标准园建设,对老品种采用高枝换种,实施芒果果实套袋、生态防虫技术等,提高芒果品质。 
3.水果电商拓宽销售渠道“重生产轻流通”,落后的农产品流通方式是制约芒果产业发展的“瓶颈”。 
田阳的芒果产业同样有过价廉滞销的遭遇:大竹筐大网兜装载,每斤几毛钱的白菜价,果贱伤农,纷纷砍掉果树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这“大跟头”让当地意识到“不重视流通产业发展不通”。田阳县采取什么措施呢? ①: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大商贸物流市场的引进建设,规划建设了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中国——东盟现代农业物流园。 ②:建设冷链系统,引导现代物流业扩大规模、提升档次。 ③:同时,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拓宽销售网络,带动了包括芒果产业在内的现代农业的大发展。 
如今,借助互联网,田阳的果农们把七月香芒果专业合作社注册上网,打响名声,由此引起了各个水果电商的关注,电商直接联系合作社,并且派车到芒果基地采收芒果,销往北京、上海、黑龙江等地。 莫文珍:从网上了解到我们合作社,水果电商就和我们联系,通过电商老板来到这里收,不用邮费、不用花费时间拉到市场上去卖。 4.打造“田阳香芒”品牌有品牌才有竞争力。以前,田阳的芒果尽管质量不错,却“低人一等”,被商家贴别人的牌子销售。为破解这一困局,田阳采用以下措施: ①: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发展芒果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将分散、规模小的芒果生产农户、专业户组织起来。 ②:推进全县芒果规模小且分散的传统生产方式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模式转变,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提高芒果品质。 ③:完善产品注册认证,打造了“田阳香芒”等芒果品牌,有效提升田阳芒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深得销售商的青睐。 
莫文珍:我们第一批的订单是两万斤,整个一芒果的季节是两到三个月,这个时间段我们都会持续来下订单,因为它每一个时间段成熟的品种都不一样。在淘宝上每一年的销售量都很大。 小编总结: 1.今天我们给大家讲的是一个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经验,不管是发展特色产业还是搞养殖业,技术管理到位是第一步。 2.有地方政府的扶持当然最好,没有的话要联合周边的村民一块壮大实力,抢占市场。借助互联网做出自己的品牌,这些也都是必不可少的。 3.如果做农业产业的话,一方面是要规模化标准化,另外一方面还是要做全产业链的发展,不要只是盯着产业上的某一点,最好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实习编辑:翟玉宁 责任编辑:张程 找到我们: 微博、微信名都叫“致富帮” 《致富青年帮》广播节目收听: 中波收听:AM720(华北、华东部分地区) 网上收听:央广网(www.cnr.cn或county.cnr.cn) 致富帮,助您 打开财富之门,点亮人生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