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背后的政策、机遇你知道多少?
2016-05-06   来源:潮州农批网  作者:xiaoma哥   字体:【 】  浏览:100次   评论:0

“粮安天下、农稳人心”。在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十三五”时期,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才能提高粮食产能,保障口粮绝对安全。

那么,

中国的粮食究竟是多了、还是少了?

如何去理解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粮食安全所扮演的角色?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背后又意味着哪些发展机遇?我国现阶段应该发展哪些产业更有前景?

不种粮食的土地应该种些什么?

这些你都知道吗?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今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很多改革举措陆续出台,把过去对于需求侧的关注,转移到供给侧一端。我们国家的粮食库存已经很高了,特别是玉米已经生产过量就该调减。但肉禽蛋奶等农副产品,这些还需要多投入、多供给。“损有余而补不足”。最终让市场上农产品的结构更加合理,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消费需求。

有人说:既然现在玉米明显过剩,还调减什么,干脆都别种了。可不行。农业的复杂性就在于,什么决定都不能这么极端。我国粮食产量虽然已经“十二连增”,但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还是听听专家的声音吧: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增长,同时进口也在增加,请问我国的粮食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

中央农办主任陈锡文:既有多的地方,也有少的地方,总量上虽然12年连续增产但是大概还有400亿斤的缺口不能满足需求,还需要进口来弥补这个缺口,所以这又是少了。

农业部长韩长赋:十三五、还有十三五以后更长一段时期,我们的人口总量还会明显提高,快速的大规模的城市化,城市人口会增加,一个城市人的农产品消费水平要大大高于农村人,消费的水平在升级,所以说我们粮食的需求还是刚性的。

有些粮食品种依然存在较大缺口;而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未来国内的消费需求也在增加。所以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不能掉以轻心。粮食要以更低的成本去生产,要以更加善待环境的方式去生产。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我们都知道,耕地质量决定粮食产量。那么,我国的耕地情况到底怎么样?

我们国家除了“人多地少”之外,耕地质量偏低、污染损毁严重正成为耕地保护面临的新挑战。

我国的耕地主要存在三大突出矛盾:

第一,人地矛盾:依赖土地谋生的农民总数比较多,人均耕地面积太少。所以,需要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不过这几年土地租金日渐抬升,流转成本越来越高,非粮化、非农化的趋势比较严重。即第二个矛盾,粮地矛盾。所以,要重视提高粮食单产。

但现有的耕地质量已经严重下降,能够被称为“高标准农田”的土地越来越少。这就是第三个矛盾:质量矛盾。要进一步保护耕地,提升耕地的利用效率。同时,前两个矛盾还需要通过相对漫长的城镇化过程解决。

如何去理解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粮食安全所扮演的角色?

所谓“藏粮于地”,就是说,我们在粮食供过于求、库存量相对较高的时候,通过休耕轮作的方式减少粮食生产的数量,恢复土地的活力。一旦出现粮食供应紧缺,还可以把这些经过休耕轮作的土地重新用来生产粮食。这就意味着,我们从过去追求粮食“产量”,转变到追求“产能”上来。只要市场需要,我们就能随时供给。

世界人口不断增多,粮食安全问题严重。现在看增加土地面积并不是唯一的办法。袁隆平、李登海、赵治海,潜心研究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杂交谷子,提升了粮食的单位亩产,也化解了粮食安全问题。今天,我们关注的焦点已经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加上科技增产后一些优质的耕地资源可以用来生产更多农副产品,比如肉禽蛋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三五规划”第一次提出“大农业、大食物”的概念,即耕地除了种粮,也应该用来生产那些经济效益高、市场缺口大、产品质量高的农产品。

农民朋友的这么一块土地,究竟是种粮,还是种蔬菜水果、发展现代养殖?

我国的粮食产量连年增加加上适度进口,完全可以满足消费一端的需求;但是大家对于肉禽蛋奶等副食需求更多,供给端目前却相对短缺。这种情况下,农民如何安排生产?

国家粮食局 任正晓局长:下一步在粮食生产上要突出优化品种结构,把这些明显出现阶段性过剩的品种要调减下来,比如东北三省地区,要把玉米调减下来种大豆。另外,粮食生产要跳出有地就种粮的思维,可以结合畜牧业的发展,搞青贮饲料。第二是要挡住非法的低价进口。第三个是要大力地推进规模经营,获取规模效益。

我国农民人均耕地占有量非常有限,不管种粮还是发展现代种养殖,都很难实现规模效益,怎么办?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 谢德体:对于我们的口粮田和基本农田,要加大力度进行投入,就是我们要储粮于地嘛。所以现在国家供给侧结构的调整,也牵涉到这个方面,国土资源部在十二五建成了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十三五还要建4亿亩,力争全国达到10亿亩的高标准农田。这样就保证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我们国家应该立法,让大家认识到保护土壤(质量)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国家已经下定了决心:提高耕地质量,培育高标准农田。这样一来,大家不管种粮还是种植经济作物,都有保障,更有可能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

Tags:于地 于技 后的政 责任编辑:xiaoma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微笑曲线”,让你的回报几何倍.. [下一篇]靠10只笨鸡起步,她的成功只靠运..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