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坐在家里也能赚钱!
2016-09-22   来源:贵港农批网  作者:故乡之血   字体:【 】  浏览:77次   评论: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重视生态环境。那么,农民朋友如何通过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实现节本增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呢?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绩,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

成绩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和资源矛盾最尖锐的国家之一。但我们却用只占世界9%的耕地资源和6%的水资源养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并在过去30年间为消除世界贫困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份成绩举世瞩目,有口皆碑。

隐忧

为了养活世界上五分之一的总人口,我国化肥使用量已经超过了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过量的化肥使用,反而使得土地越来越瘦,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所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放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出位置,也强调了这项工作的紧迫性,要推动现代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如果减少前期投入,还能不能确保自己的产量和收入?生态循环、可持续的农业的会不会牺牲大家的经济效益?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生态农业模式的本质,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全新农业生态系统,它兼顾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更加有助于解决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尤其是这几年,大家已经认识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换句话说,注重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也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这也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发展方向。

生态循环农业的经济效益

农业本身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科学的农业生产活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成功的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例子很多,比如稻鱼结合稻蟹结合农牧结合,都是些比较成功的。现在有些地方开始粮食与牧草结合。把生态农业做好,主要考虑不同区域的生态特点,把农业融入大的生态系统中去,而不是一点一例,应当做到综合发展和全面考虑

生态循环农业的原则

首先,要树立大农业观,把农业放置到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中去看待;其次,要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地区的生态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第三要目光长远,不能只盯着近一两年的收益,也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庭院经济

利用庭院零星的土地、阳台、屋顶进行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的综合经营。庭院经济其实是农村的“第二经济”,庭院空间其实是农村的“第二耕地”。现在很多农村地区都出现了“空巢化”的现象,如果能够把这片空间很好利用起来,不仅带来经济收益,也能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

蛋、鱼、葡萄三位一体模式

在四川彭县楠木乡的农民,在自家院子里挖了2米深的水池,同院外水沟相通,池内放养2000多尾鱼苗,池上架设鸡笼养母鸡,鸡粪落入池中作为鱼的部分饵料,鸡笼之上再搭个葡萄架给鸡遮荫,这样就获得了蛋、鱼、葡萄的三丰收。

屋前屋后,经济作物

在山东枣庄,当地的留守妇女就在利用庭院空间发展庭院经济。她们的做法是在屋前屋后种一些经济作物,也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去照料,大家还可以利用零散时间在炕头缝制玩具。几乎足不出户,一个妇女年收入超过3万元。

庭院经济优势

就地就业

庭院经济利用的是农村地区相对闲散零碎的宅基地资源,能够在庭院内部形成一个生态循环的农业系统,种出名优特农产品,解决了农村闲散劳动力就地就业的问题。

灵活多样

庭院经济的发展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无论是种养殖、能源循环利用、小型加工业,甚至休闲农业,无所不包。这既有立体农业的特征,也能实现种养加三位一体。

其实,在传统农业还停留在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时代,就曾经探索过在庭院中发展循环经济。今天,重提庭院经济,其实更加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特色和差异化,也有利于对闲散资源的有效整合。

实习编辑:曹越

编辑:王居蔚

责任编辑:王慧

*找到我们*: 微博、微信名都叫《致富帮》

《致富青年帮》广播节目收听:

中波收听:AM720(华北、华东部分地区)

网上收听:央广网(www.cnr.cn或county.cnr.cn)

致富帮,助您 打开财富之门,点亮人生梦想!

作者:头条号 / 致富帮

链接:http://toutiao.com/i6327471802041762306/

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Tags:能赚钱 责任编辑:故乡之血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酿酒,压片,做零食,种这个能多.. [下一篇]虾蟹经济正红火 渔业升级势头足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